刘美芳联合律师事务所: 车祸受伤夫失忆 监管大权谁接手?
12/17/2018
刘美芳联合律师事务所
我们常说,人生无常,把握当下。因为即便是做好万全准备,变故也会突然降临。例如家人遭遇车祸或重大疾病以至於不省人事或丧失记忆。若是当事人有重要事务、资产需要处理,这样的变故往往令人措手不及。那麽在当事人尚在人世,却因为身心障碍而不能行使民事权利,家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要如何代其行使管理权呢?本篇就简单介绍一下监管权(Conservatorship)。
陈淡宜与周岳尊夫妻俩结婚几近四十载。多年来两人不但有诸多兴趣爱好,还偏爱投资物业,在房产市场上驰骋多年,斩获颇丰。接近退休的年纪,两夫妻准备将多年投资的几栋物业出售,准备购买一处心仪的宅子用来养老,另外购买一些投资理财产品,其余的就用於环球旅行的计划,从此好好享受退休生活。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天岳尊加班到半夜,在回家的路上不幸遭遇酒驾而严重受伤,经全力抢救,却仍然昏迷不醒。陈淡宜接到消息自然是打击深重。不过两人都历经风雨,淡宜坚持每天照顾先生,希望他尽快转危为安。
现在问题来了,夫妻俩目前已挂牌三处物业待售。现在家庭突发状况,接下来太太一人如何签字,并完成整个交易呢?淡宜心力憔悴,本想这就此作罢,房子不卖了,专心照顾先生。但是现时正值市场高点,不及时卖出,待价格下跌,投资回报将大幅缩水。何况今后要持续地看护照料他,亦需要大笔资金。更别提先生其他的各项事务亦需要有人签字处理。
问了一圈下来,各方机构都要求看当事人给出的特别授权书,要不然就要提供法院的授权令。陈淡宜一听就懵了,这两种文件手上皆无,也从未接触过。好在经友人提醒,她立刻赶来律师楼谘询。
当一个人因各种原因无法处理其本身的财务或个人事务时,经申请人提出,法庭可以任命一位或多位监管人(Conservator),代表此失去行为能力的被监管人(Conservatee)行事。法院任命的过程称为监督设立监管权(Conservatorship)。任命后,监管人有权利有权处理被监管人的财务,医疗护理等重大决定。
监管程序的设立本意是为了保护被监管人的切身利益。因为一个人虽在世,但失去行为能力的话,他/她的财产管理、医疗决定都暴露在风险之中,所以需要有监管人代为打理。
当然监管人并非人人都能当的。大家会认为夫妻、父母子女互相之间是当然的监管人,事实不尽然如此。即便是至亲,也要经过层层关卡,来证明申请人能担当重任。例如他/她能履行忠诚义务,能谨慎处理他人财物,有能力满足被被监管人对健康、医疗的需要,甚至可能还会要求提交担保金(Bond)。
好在此案的申请过程并无太太多波折,陈淡宜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监管人。岳尊在此劫难后,虽然丧失了大部分记忆,生活上也需依赖他人照料,但经一年多治疗护理后也终於出院。能回到家人身边,真是不幸中的万幸。而陈淡宜也终於拿到法院授权令状,开始着手打理各方事务。其中两处房产也顺利售出。
其实不只是这类因意外受伤的情形,若因病或其他原因导致身心障碍、失忆失智而无法行使民事权利的人士,其家人、看护者、服务提供者、乃至政府机构都可以作为利害关系人向法院提出请求,介入监管程序。如此说来,若大家对监管程序略有所知的话,即使有家人遭遇变故也能从容应对,不必让自己陷入无助的境地。
把此文章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