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繁体 商家登录

全方位教育机构:学区好坏的差别

05/15/2017     全方位教育机构

常有家长问我一些所谓的好学区都很竞争, 不如去一些较轻松的学区, 如果拿到较好的成绩, 进好大学不是容易多了? 听起来像是进好大学的捷径.  我的回答是 “第一, 真的很抱歉, 进好大学真的没有捷径(如果有, 我的三个小孩也不用那麽辛苦了).  第二, 培养学生实实在在的学术基础跟进好大学是一样重要的事情.  ”  我知道家长喜欢听一些抄小道, 走后门的招数,  这方面我真的很会泼冷水, 的确有点讨人厌.

学区的好坏差别不在教学的硬体设备, 如校舍跟桌椅.  也不在师资, 事实上许多在竞争力较弱的学区工作的老师对教学有更大的热诚.  学区好坏的真正差异是在多数学生的素质.   多数学生素质高,  老师就教的难些,  功课多出些.  多数学生素质低,  老师无法教太难,  功课出多了,  学生不会完成.  有点对牛弹琴的味道.  更别提同学之间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的影响,  同学都不重视成绩,  我那麽用功,  多怪啊?

当然学习多少是看学生本身的积极程度,  但日积月累较简单的教学内容也会让努力学习的学生处於营养不良的状态.  这种情形在考标准化测试,  如SAT或AP的考试时就会显示出来.  我看过许多学区较弱的学生,  在全A的成绩背后,  伴随的是AP考不到3分或SAT 冲不上2000分,  学生很沮丧,  家长更纳闷,

这种学生就像是虚胖,  实力长期的被减弱而不自觉.

大学的审核当然有一套公平公正的方法, 让每一个学生原形毕露的被比较.  GPA的评估更是必须参考课程难度, 学校背景与标准化测试分数的其他要件.  大学比须确定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来通过大学4年的学习, 而不是盲目的取GPA高的学生

去较弱学区上学的另一种状况更惨, 就是跟着多数的同学一起混.  反正学校大多数的同学都不好好读书,  就乾脆随波逐流,  免得被视为异类.  青少年期的高中生本来就很难管束,  父母也无可奈何.

有些家长会搬出加州大学(UC) 保留给高中前4%学生名额的政策,  兴奋的觉得自己找的保送UC的秘密通道.  这更是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的想法.  UC的确会保留给高中前4%学生名额,  但并不保证保留的名额会是落在那一所UC分校,  有可能是UC柏克莱分校,  当然也有可能是UC河滨分校,  这中间当然是取决於学生的所有申请资料的审核结果.

如果学区较弱,  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要保持努力向上的心态,  更要另设较高的学习标准, 更重要的是必须不断自我补充学习的内容,  以免变成学习上营养不良的虚胖学生.

把此文章分享到:

关於 全方位教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