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繁体 商家登录

【阻塞性肺病】研究:热浪寒流威胁,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风险增

10/20/2025 7:28:19 PM     浏览 389 次

极端天气是「地球生病」的现象,热浪、寒流对健康威胁不容小觑,国内最新研究显示,极端高温或低温都会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发病与死亡风险,尤其亚洲族群更脆弱。
这项研究已发表於「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由台北医学大学胸腔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庄校奇率领研究团队,蒐集全球2000年至2024年间25项相关观察性研究逾三千笔资料,针对极端温度环境对COPD患者造成的影响。
研究结果发现,在极端「高温」环境下,患者发病与死亡的风险会增加1.16倍;极端高温环境会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而极端「低温」对患者的发病风险及死亡率都有显着提升,温对健康威胁更大,COPD患者发病风险会提高1.47倍,死亡风险提高约1.32倍。
研究指出,在极端「高温」环境下,女性患者更是高风险群,受COPD威胁健康的风险高於男性族群0.14倍;若以年龄层做为分析基础,则是60岁以上的患者风险较高,在面对极端温度变化更容易发病,甚至致死。
这篇研究也进一步将数据以区域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亚洲族群更容易容到极端气候影响,COPD发病及死亡风险会增加1.35倍,不过单以极端「低温」来分析,欧洲族群发病及死亡风险也偏高达1.4倍。
庄校奇表示,COPD是全球主要死因之一,也是台湾10大死因之一,与长期吸菸或空气污染等因素相关,同时「极热」或「极冷」环境也容易导致好发心肺疾病,因气候与温度、湿度等变化,再加上空气污等因素,皆与患者发病与死亡的风险相关。
庄校奇提醒,民众面临气候剧烈变化,尤其气候剧烈变迁情形日益频繁,应该提高警觉,勿掉以轻心,无论夏季或冬季,外出戴口罩可避免曝露於PM2.5,年长者在冬季时也应留意早晚温差大等情形,做好防护措施。
庄校奇建议,医疗与公共卫生体系应针对不同地区及族群发展更精准的防护措施,协助维护民众健康,如在热浪或寒流来袭前,政府相关单位及早发布健康警示,加强患者用药与关怀,同时提供适当社区支持及医疗准备,可降低民众非必要的发病与死亡风险。
科技新报
首图来源:Unsplash


把此文章分享到:

关於 美国帝国大学─教育局认可线上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