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繁体 商家登录

【财务自由】退休要存多少才够?用「4% 法则」算出你的财务自由数字

10/19/2025 4:12:55 PM     浏览 604 次

一辈子要存到多少钱,才够活到老?美国退休人员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Retired Persons)2022 年的调查指出,60 岁及以上的受访者中,每 10 位就有4位担心自己的钱不够用;英国政府 2023 年也估计,劳动人口中有 38%、相当於 1250 万人储蓄不足退休所需。
据世界经济论坛一项对世界 6 大经济体的研究,未来一般人会在储蓄用尽后多活 8~20 年之久,若不希望上班到人生尽头,势必需设法增加储蓄以支应退休人生。
告别单一收入思维,布局多元收入来源
然而,中年阶段的开销光独善其身往往不足,可能还有房贷、子女教育费、家庭生活费、父母医疗支出,即便收入稳定,仍难以追赶物价上涨步伐。面对多重开支,若仅凭薪水苦撑,容易让工作支配人生。
近年欧美国家兴起 FIRE 运动(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意为「财务独立,提早退休」,主张透过理财投资及早达到财务自由,拥有更多可支配时间投入想做的事。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对职涯规画的 3 个阶段可与此呼应:第一个 20 年(25~45 岁)为金钱而工作;第二个 20 年(45~65 岁)为兴趣而工作;第三个20 年(65 岁以后)为理想而工作。能进入兴趣和理想阶段的前提,正是实现财务自由,不应永远为金钱而工作。
除薪水外,多元收入来源能让财务结构更稳健,如:投资股市、债券或 ETF 以累积被动收入;利用专业知识或兴趣接案、开展副业;或透过不动产租金或股息打造稳定现金流。重点在於建立有合理回报、分散风险的资产组合,开拓多元收入管道。
找出你的「财务自由数字」,及早达成退休门槛
若想早日实现财务自由,要如何找出自己的「财务自由数字」,设定储蓄目标?
首先,先思考你的生活方式、居住地、经济依赖者数量、投资组合报酬率、通膨等因素。
这并不代表要埋头拚命存钱,而是先认识自己的财务概况,盘算未来所需,藉此建立财务上的心理安全感。许多人误以为退休需要庞大财富,因此过度投入工作,却消耗身心、感到迷惘。事实上,退休后支出往往会下降,不必无止尽的累积。《致富心态》一书提到,节俭固然能快速累积资产,但若陷入「节约惯性」,即使财富足够,仍可能不敢花,终其一生都被不安全感绑住。先让心安定,客观判断多少才够,并懂得适度享受,才能让退休生活真正自由,而不是一生都用在累积用不完的资产。
建立财务安全感后,则要检视收入是否足以支应生活花费。美国三一学院的经典研究「4% 法则」提供了简单公式:如果全部存款的 4% 可维持一年的开销就能退休。反过来换算,将年支出除以 4%,意即退休前要存到年支出的 25 倍:若一年花费 60 万元,就须存到 1500 万元。
此外,还需考量非常态性支出。《财务自由,提早过你真正想过的生活》建议,应每年检视重新目标,并根据未来的一次性支出调整。如:预估孩子未来需要一笔大学学费,不是直接加在帐面上,而是要预估几年后需用到、现在需投资多少,让它届时成长到足以支付需求,才是务实的财务规画。
财经新报
图档来源 : AI 生成


把此文章分享到:

关於 刘美芳联合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