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川普宣布对所有中国进口产品加徵 100% 关税之前不久,比特币价格从高点崩跌逾 14%,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加密货币清算,背后有许多阴谋论,包括谁在背后操控谁又是最大受益者,但财经专栏作家引述《自然》期刊文章提到,任何投资都无法免受急剧而痛苦的崩盘影响。
10 月不愧崩盘多发月,只不过这次的崩盘轮到比特币。崩盘事件之后,许多加密货币玩家开始将这次事件,视为特殊因素引起的一次性事件,他们开始寻找背后黑手。
区块链分析公司 Arkham 表示,虽然周五的崩盘在短短 24 小时内导致超过 160 万名交易员破产,但一些投资者却获得丰厚的利润,交易员之一做空比特币和以太币获利近 2 亿美元,引发内幕交易怀疑。
阴谋论四起
加密货币爱好者为了避免承认「崩盘不可避免」,编造种种谎言,包括这次是一次「闪电」崩盘,并非特别严重,或是一开始抛售并不普遍,仅限於少数大户,或是抛售是由於「市场风险过高」,但这些理由都与一般市场崩盘都没有什麽不同。
财经专栏作家 Mark Hulbert 认为,不必找藉口,暴跌不仅是股市的必然特徵,也是加密货币市场必然的特徵。因为所有崩盘都是由最大参与者或多或少同时抛售造成的。
2002 年科学期刊《自然》题为「金融市场波动的幂律分布理论」文章,研究员发现,市场崩盘的频率和幅度,对於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市场、不同的市场趋势,甚至不同国家都相似,表示这些现象背后,可能有通用的理论基础。
崩溃是必然
崩盘是金融市场固有的规律。崩盘之所以普遍存在,是因为每个市场都不可避免的被最大参与者所主导,当这些大型投资者几乎同时抛售股票时,价格就会暴跌。为防止此类暴跌而采取的监管措施,或许可以延缓市场崩盘,但只有暂时效果。加密货币领域的崩盘就像股票市场一样不可避免。
现在股市狂热程度,与社会背景,让许多人联想到 1929 年的华尔街崩盘,那次事件被广泛认为是现代股市的代表性崩盘。然而,或许鲜为人知的是,早在 20 年前,1907 年也曾发生过一场几乎同样剧烈的崩盘。距离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快要 20 年,很难不比较一世纪前事件与如今。
一百年后不变的是人性
《哈佛商业评论》指出,1920 年代和 2020 年代有许多相似之处,包括右翼民粹主义保护主义浪潮,1920 年代,美国扭转长期奉行的开放政策,民族主义情绪也随之高涨,现在的强度更甚当年。
1929 年金融危机之前,新兴技术就威胁传统生计,当时的罪魁祸首是工业化农业和制造业,如今的威胁来自 AI,最后都导致消费紧缩。这些经济的脆弱性,放大当年过度杠杆、产能过剩、资产投机与国际债务问题造成的崩溃。归根结底,1929 年的故事并非关乎利率或监管,而是关乎某种更为持久的东西,即人性。百年后会不会再次重演我们不知道,但很快就会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