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繁体 商家登录

【关税代价】川普声称关税代价外国承担 初期迹象显示美国买单

10/13/2025 4:55:43 PM     浏览 603 次

初期迹象显示,美国企业与消费者正在承担美国总统川普加徵关税的代价,这与川普之前的说法相矛盾,也使得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Fed)对抗通膨任务更形错综复杂。
路透社报导,川普曾声称外国将为他的保护主义政策付出代价,认为出口商会为了保住在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立足点而自行吸收关税成本。
但学术研究、调查与商界看法显示,在川普新贸易政策的前几个月中,是美国企业在付这笔帐单,并将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涨价。
哈佛大学教授卡瓦洛(Alberto Cavallo)指出:「大部分成本似乎由美国企业承担…我们观察到成本逐渐传递到消费者价格,呈现明显的上升压力。」
白宫发言人表示,「美国人可能会经历一段关税造成的过渡期」,但最终成本「将由外国出口商承担」。
●谁吞下关税?
卡瓦洛与研究员亚马斯(Paola Llamas)及瓦斯盖兹(Franco Vasquez)追踪美国主要线上零售商与实体零售商,从地毯到咖啡等35万9148项商品的价格变化。
他们发现川普加徵关税以来,进口商品价格平均上涨4%,国产商品则上涨2%。
其中涨幅最大的进口商品,包括咖啡等美国无法自行生产的商品,或来自土耳其等被严厉惩罚国家的商品。
这些涨幅虽显着,但普遍低於产品所面临的关税税率,意味着卖家吸收了部分成本。
然而,美国进口物价指数(不含关税)显示,外国出口商已提高其美元报价,将美元贬值对其货币的影响部分转嫁给美国买家。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Budget Lab)研究员在部落格中写道:「这显示外国生产商并未吸收美国关税,或仅吸收极少部分,这与先前的经济研究一致。」
国家出口价格指数也呈现相同趋势。中国、德国、墨西哥、土耳其与印度的出口商品价格均上升,仅日本例外。
以美元计价的进口价格(不含关税)今年以来持续上升,略高於2025年前的趋势线;以外币计价的进口价格则仅回升至2024年9月的水准。
●全面关税冲击尚未显现
川普加徵关税已将美国平均进口税率从约2%,推升至预估17%,各界仍在调适,预计需要数月的时间,出口商、进口商与消费者将继续角力,决定由谁承担每月约300亿美元的关税成本。
哈佛大学教授卡瓦洛指出:「我们不应预期这是一场一次性的价格跃升,企业正试图寻找缓冲方式,把涨价分散在更长时间内。」
欧洲车商目前倾向自行吸收较多的成本冲击,但包括汰渍(Tide)洗衣精制造商宝硷公司(Procter &Gamble)等消费者产品公司、雷朋(Ray Ban)眼镜制造商EssilorLuxottica与瑞士手表品牌Swatch集团等,都已经宣布涨价。
路透追踪的欧洲、中东与非洲企业中,约72%自川普发动贸易攻势以来已提高价格。
此外,路透针对Shein与亚马逊(Amazon)等电商网站分析也显示,从服饰到电子产品等中国商品在美售价已普遍上涨。
此外,中国推行所谓的「反内卷」政策,鼓励企业减少竞争、甚至削减部分产能,可能进一步推升太阳能设备等商品的供应价格。
这一切为美国通膨升温埋下伏笔。联准会上月因就业市场疲软而降息,但决策者对关税引发的通膨是否会消退仍意见分歧。
中央社
图档来源: 123rfr.com


把此文章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