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 近年已成为年轻族群获取投资资讯的重要管道。在这个短影音平台,关於股票、加密货币与理财技巧的影片充斥,其中许多内容以吸睛的方式传达致富秘诀。但值得警惕的是,所谓的「FinTok」(金融 TikTok)俨然成为潜藏地雷的危险地带。
根据美国金融业监管局的投资人教育基金会在 2023 年发布的研究显示:37% 的美国 Z 世代投资人坦言,社群媒体内容是促使他们开始投资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其他研究也指出,TikTok 尤其已成为年轻世代获取投资建议的主要资讯来源之一。
Z 世代投资新风潮
社群媒体塑造了年轻一代的投资观念与行为。调查显示,近年来美国年轻投资族群中有近半数的 48% 透过社群媒体学习理财与投资知识,加拿大为 53%、英国 44%,就连中国也有 41% 的年轻投资人仰赖这类非正式管道。更令人关注的是,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 Z 世代投资新手表示,社群媒体上的理财网红对他们踏入投资市场有重大影响,在加拿大此比例为 30%、英国 38%,而中国高达 51%。
以英国为例,18 至 29 岁年轻人中有 62% 关注社群上的投资达人帐号,且多达 74% 的人声称他们信任从这些网红获得的投资建议。这显示社群平台已成为年轻世代的理财入门教科书。然而,透过短影音学投资虽然新潮有趣,却可能因信任心态而埋下风险伏笔。
值得一提的是,社群投资风潮不仅局限於欧美。在亚洲地区也可以看到类似趋势。例如根据同一份 FINRA/CFA 报告,中国受访的年轻投资人有超过五成受到社群理财内容影响而开始投资。由此可见,不论东西方,年轻一代正在从短影音平台汲取理财灵感,社群媒体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影响全球的新兴投资者。
新研究揭露 TikTok 乱象
随着 FinTok 崛起,内容品质良莠不齐的问题日益凸显。美国个人投资教育网站最近发布的研究,替热门 TikTok 投资影片打了成绩单,结果相当令人忧心:约 70% 的热门财经内容影片存在误导成分,未达及格水准。该研究由具 15 年金融分析师经验的 Paul Holmes 主笔,透过搜寻
#StockTok、
#FinTok、
#FinanceTok 和
#CryptoTok 等热门标签,筛选出 10 支在今年 9 月疯传的代表性投资影片进行深入分析。
这些影片皆拥有高浏览量、提出明确的投资理财主张,且涵盖股票、加密货币等不同主题,以确保样本多样性。研究团队针对每支影片从正确性、风险揭露、简化程度与教育价值四个面向以 A 到 F 等第评分,结果有 7 成影片总体得分在 C 级或以下,因而被归类为具误导性内容。
首先是过度简化投资与片面强调获利:为了在短时间内抓住眼球,不少影片将复杂的投资概念简化成几句口号,甚至直接给出几档「必买」股票名单,却忽略说明背后的时间范畴、条件限制等关键脉络。
其二是风险揭露的严重不足:近年在 TikTok 上常见充满保证口吻的致富秘诀,例如鼓吹某档股票「稳赚不赔」或某种加密币「即将爆拉」,却很少提及潜在风险或副作用。整体而言,「无风险、一面倒的财富叙事」几乎主导了 TikTok 的理财内容版面。
其三,内容正确性与可信度堪忧:许多影片为了博取点击,不惜夸大资料或断章取义。一些热门影片看似提供数据佐证,但细究发现内容与公司财报或市场现实并不相符。
此外,获得高教育价值评等的影片也仅占 20%,多半是解释复利概念或比较投资工具等紮实内容。换言之,真正内容详实、具备教育意义的作品反而是少数。
Holmes 在接受 Business Insider 访问时提到,他反覆观看这些 TikTok 影片后察觉到明显的共通点:「许多创作者关心的只是点击率与流量变现、在乎的只是如何骗到点赞、分享,让钱进自己口袋。」「但如果让他们自己拿这些建议去投资,不知道他们还敢不敢照做?」Holmes 认为,大多数他看过的影片其实称不上真正的「理财建议」,因为许多创作者本身并没有专业资格或从业经验。虽然也有少数前金融从业人员转战 TikTok 认真分享知识,但数量极少,多数在传授投资心法的竟是二十出头、毫无华尔街资历的年轻人。
他建议在听信 TikTok 投资秘诀前,不妨先调查该创作者的背景,并自问几个问题:「他分享这些内容有什麽企图? 他是不是在暗地贩售某种商品或课程?」毕竟当网红大力叫卖某档股票或加密货币时,很可能背后也持有相同部位,藉由带动风潮来抬高价格,毫不利人只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