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贸易战再度升温,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不满中国近日推出的稀土管制等措施,宣布11月1日起向中国课徵100%的新关税,本来预期将在APEC峰会上演的川习会,如今也前景不明。对此,《日经》报导指出,中国管制稀土的方式与美国管制晶片的方式如出一辙,可说是「以牙还牙」,而中国近日连续推出多项升级中美贸易摩擦的措施,背景是川普政府9月底宣布了实体清单(Entity List)新规,扩大对中国企业禁运,川普没想到北京会强烈反击,这可能是一次误判。
《日经》以「中美贸易摩擦再起,川普误判?」为题报导指出,川普痛批中国实施稀土出口限制「阴险且充满敌意」,除了宣布加徵100%关税,还提到可能停止向中国出口飞机零组件。但川普一度提到要取消川习会,之后又改口表示「不确定」,表现出观望局势的态度。中美双方本来已进入贸易战休兵,如今关税战再起却俨然近在眼前。
中国在稀土领域,将出口管制的范围扩大到稀土磁体的制造技术、生産线设计图等智慧财産权方面。同时,还将「境外—境外」的交易也纳入了限制对象。这与美国此前在半导体出口限制中所采取的做法如出一辙。中国利用自己在全球约占7成稀土産量的地位,向美国施加压力。
川普说中国「突然充满敌意」,但其实中国强硬姿态的背景,是川普政府在9月底强化了「实体清单(Entity List)」规则。新增的「50%」规定,让清单上企业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也将被列入禁运对象,该清单涵盖了中国通信设备巨头华为,以及在半导体、航太等广泛领域的诸多中国企业。如果将子公司也纳入,相当於禁运对象大幅扩大,可能影响数千家企业,自然遭到中方强烈反对。
除了出口管制,中国政府还开始采取其他报复措施。针对美国政府14日开始向外国船舶徵收「入港费」的做法,中国也决定向美国船只徵收特别港口费用。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高级研究员乔森帕(Martin Chorzempa)指出,川普政府的「50%规则」似乎是基於「中国不会强烈反击」这样的前提,但结果可能是一次「误判」。
美国智库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ASPI)副所长温卡特勒(Wendy Cutler)表示,「川普政府显然没有预料到中国会宣布新的出口限制」,卡特勒认为,中国在国力增强的背景下加强了自我主张,而美国政府似乎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距离APEC峰会还有大约三周时间,中美是否能再次缓和紧张局势「尚未可知」。
如果中美谈判停滞、关税战再次上演,全球经济前景恶化将难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