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繁体 商家登录

【供应危机】不只为了解决供应危机,「无可可巧克力」正为全球农业铺一条新路

9/13/2025 2:36:30 PM     浏览 780 次

去年,可可豆创下每吨 1.2 万美元历史天价!现在价格虽回稳,但可可豆的供应量,却可能回不去了。
全球七成可可产自非洲象牙海岸、迦纳,但受到病虫害、气候变迁、耕作方式不当影响,可可豆供不应求。各家大厂携手新创的解决方案,竟是「没有可可豆的巧克力」。
方法一:发酵技术,复制可可风味
方法之一,就是运用发酵技术,把原料转化为无可可巧克力。
去年瑞士莲(Lindt)和德国新创Planet A Foods合作,推出限量版零食棒,以烘烤和发酵过的向日葵籽模仿可可风味。Planet A Foods执行长马奎特(Max Marquart)表示,透过特定酵母菌株,可用发酵工艺制成可可粉、可可脂(注),用在巧克力零食和谷物食品。
注:指可可豆赋予巧克力诱人质地的脂肪成分。
另一家也用发酵技术,让蚕豆拥有可可风味的英国新创公司Nukoko,执行长牛顿(Ross Newton)向CNN分析,五年内全球约25%可可农场可能无法再供应市场所需,这些巧克力替代品将有巨大市占,不只有助永续,也能降低成本。
方法二:细胞农业,生物培养可可脂
第二种无可可巧克力的制造方法,是以细胞农业取一两颗可可豆,放入细胞培养物,提供糖、维生素、水,细胞会不断繁殖,直到收获大量生物质,就能从中提取可可脂、可可粉。换言之,原本的可可豆仅提供起始细胞,最终可可脂是从细胞大量繁殖后的产物提取,与磨碎整颗可可豆的传统制程不同。
全球第一家利用细胞培养、成功提取巧克力级别可可脂的公司,是以色列的Celleste Bio,历经八个月实验,去年底才制造出第一批原型商品,可可脂化学成分和传统可可脂完全相同,可成为巧克力的完美替代品。
旗下有吉百利(Cadbury)等巧克力品牌的亿滋国际(Mondelez),就是这家公司的投资者之一。尽管用这种方式制造可可脂成本仍高,且产品上市前仍有监管障碍需克服,但Celleste Bio执行长戈隆布(Michael Beresi Golomb)表示,技术成熟,成本2027年就可和传统可可脂打平,也会从美国开始,陆续取得各国批准。
不用砍树,更永续的巧克力未来
这种结合生物、农业技术,未来不只可生产更高熔点的可可脂,还能大幅减少用地与树木砍伐。CNN指出,传统要生产2吨可可脂,需要4吨可可豆,砍伐2千棵树,并使用超过2,800坪的土地。但生产相同数量的可可脂,实验室只要一个1千公升的生物反应器、占地不到一坪,过程不需要砍伐任何树。
《经济学人》指出,大型巧克力公司仅把这种实验室培养的可可视为树种可可的补充,而非完全取代。
同样投入细胞农业研究的另一家巧克力制造商百乐嘉利宝(Barry Callebaut)客户体验总裁罗卡尔茨(Dries Roekarts)表示,此举是为了未来做准备,以便提供消费者更多选择,并确保长期供应安全。更多大公司支持细胞农业,咖啡等其他作物培养植物细胞也可能一起加速。
这场科技驱动的改革,不仅为了应付眼前供应危机,更为农业未来铺路,也提供更稳定、永续的食物原料来源。
财经新报
图档来源 : 123rf.com


把此文章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