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信卡诈骗 华裔首脑栽了

来源:邓洪律师 时间:12/03/2013 浏览: 6380

美国法律界有句话说,对法律的无知,不是辩护的理由。我们新移民必须遵守美国的法规,但是,我们新移民大都是在美国以外的地方所成长,来到美国后,未必都 马上了解到美国的生活,往往从身边的朋友或同事身上发生的一些不幸事件,来吸取一些经验教训。但是,这种学习法律知识的方法所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在《前车 之监》这一单元中,处理过几千宗刑案的邓洪律师,引用媒体已公开的一些案例,综合他十多年刑案处理的经验,来向大家分享经验之谈,让大家能“知法守法,据 理力争。”

1.全球信卡诈骗 华裔首脑栽了

执法当局指出,家住洛杉矶阿罕布拉市(Alhambra)的全球信用卡诈骗集团华裔首脑吴章涵(Zhanghang Wu,音译),被联邦法官判刑87个月。

吴男领导的诈骗集团透过全球偷来的信用卡号码向零售商店购买奢侈品、化妆品与电子商品等,获利逾百万美元。本月稍早,家住蒙特利公园市的27岁陈姓男子Xiaoliang Chen,被判刑逾四年。

现年38岁的吴男去年12月对共谋及信用卡诈欺等刑事指控认罪。

联邦地检处发言人Thom Mrozek表示,吴男领导的这个信用卡诈骗集团一旦取得信用卡资料,立刻复制假信用卡,打上共谋的「车手」(runners)的姓名,由车手持卡向Nordstrom、Macy's、Apple与Abercrombie & Fitch等零售商店购物,车手得手后,一者退货,或将商品转卖他人。

调查人员发现吴男在圣盖博谷广泛使用此信用卡诈骗技俩。此前吴男在中国也遭到类似调查。

警方搜索吴男的家,发现制造假信用卡的机器,以及内含信用卡资料的多台电脑。特勤局干员去年7月在赌城拉斯维加斯逮捕吴男。

吴男在警方搜查他家后逃到拉斯维加斯,入住多家赌场旅馆,派遣一票车手前往芝加哥,继续从事信用卡诈骗。

吴男是圣盖博谷这个月因大规模信用卡诈骗而被判刑入狱的第二人。家住蒙特利公园市的27岁陈姓华男,本月4日因类似犯行得款近50万元而被判刑逾四年,陈男去年8月在赌城拉斯维加斯被捕。

2.老美被撞 血谏华女开车勿微信

网路手机聊天应用程式微信(WeChat)推出不到三年,已在中国和海外吸引数亿用户。日前一位美籍男士在蒙市被一位华裔妇女驾车撞倒, 血迹斑斑,肇因是该华妇边开车边发微信惹的祸!近日,这位男士将被撞伤的照片贴上网,并且呼吁「ATTENTION CHINESE FEMALE DRIVER:No WeChat when driving in Monterey Park」(蒙特利公园市的华裔女驾驶者,请勿在开车时微信)。

这位名为Luka的老美男子,日前在脸书页面上贴出一张满脸都是伤痕和血迹的照片,就连T恤、头发、手指上都是血迹,惨不忍睹。他在蒙市骑自行车时被一位正在发微信的华裔女驾驶撞倒的遭遇,引来40多位朋友关切询问。有人指责驾驶者「不可理喻」、「司机要吸取教训」,也有人表示「蒙市附近的华裔驾驶者总是很鲁莽,我已经历好多次了」。

在蒙市工作的曾小姐起初看到这条消息,矛头直指「蒙市华裔女驾驶者」,她「躺着也中枪」,被无辜连累,心中很不是滋味。但转念一想,开车发微信在华裔社区很普遍是不争的事实,「检讨完自己,也怪不得人家公开指责」。

今年春天AT&T、T-Mobile等四大电信运营商曾联手推出「我们可以等,别在开车时发简讯」(It Can Wait: No Texting & Driving)公益请愿活动,透过发简讯的驾驶者把小男孩撞成植物人的真实故事号召驾驶者拒绝分心驾驶。

但仍有华裔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微信有语音传送功能,用户只需一只手握住手机,眼睛仍可直视前方,即可传出语音消息,安全、快捷的多,算不上传统概念中Texting的范畴。

格兰岱的王小姐曾经也这麽认为,直到一纸罚单飞到手上。去年9月,她驾车从巴沙迪那开往市中心,一边开车,一边用微信语音和朋友聊天。还没走上110公路,就被交警以开车打电话为由拦下。她拿出手机通话纪录,辩解自己没有打电话,「就算打电话,我车中也有蓝牙,完全合法」。但交警给出的解释是,她的右手不在方向盘上,握着手机,就算什麽都没做,也算危险驾驶。一张165元的罚单就此开出,以后她再也不敢开车发微信。

加州公路巡警局(CHP)发言人克拉德(Fran Clader)说,判断驾驶者是否违规的标准,是有没有做与开车无关却又让驾驶分心的事,打电话、发短讯、发微信、只要驾车人手离开方向盘都算违规,有时驾驶人吃东西、喝水、调节音响,只要警察认为上述行为对驾驶者专心开车有影响,都有理由以Distracted Driving为法律依据,开出罚单。

她提醒驾驶者,双手要随时紧握方向盘。开车时若有电话非打不可,也要使用耳机或扩音器,并且牢记千万别用手触碰电话(Hands Free),「有人虽使用扩音器,但还是用手抓着电话,这也会吃罚单」。

3. 退货自保 先了解商家政策

时值感恩圣诞购物旺季,为恐购物退货引起纠纷,非营利「消费者行动」(Consumer Action)华裔社区宣导员张毓洁建议,不论是上网或前往商号消费,宜当场了解商家退货政策,包括有无罚金等,才是最佳自保之道。

张毓洁说,消费者只要在商家规定时限退货,尚未听说有消费者被商家刁难。但近年一些电子品退货时,有些商家会收取「重新进仓费用」(re-stocking fee)。有些连锁店则要求消费者直接退货给制造商,因此消费者有必要事前弄清楚,避免起争议。

电脑相关业者郭文裕说,电子品或电器品单价较高,加上消费者开箱后,商家大多不能以全新产品再出售,因此大多会收一个重新进仓费用。但如软体、电影DVD等,有些商号不准退货,因为很难认定消费者是否已经使用过。

结语

在华人社区专精刑事辩护的邓洪律师事务所,联合八位熟悉刑法及移民法以及人体伤害法的美籍律师,以及世界权威的专家证人(如李昌钰博士),以及多位退役警探(如前洛县华裔探长梁超明)等,组成坚强的刑事辩护队伍,为顾客提供刑事辩护服务。从今年开始,邓洪律师事务所还扩充服务项目,为侨胞提供高品质的车祸理赔及重大伤亡事故理赔的专业服务。

如亲友被警方逮捕,可联络邓洪律师办理刑事保释、监狱探访以及出庭辩护的事宜,电话为626-280-6000,如遇到重大车祸事件、不当死亡案件等事件,可求助人体伤害案件电话626-280-9800。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开微信,使用 “扫描QR Code”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亲爱的商家负责人:贵公司需要新闻发布的平台吗?华人工商新闻网为您提供24小时的中英文讯息平台,无论是新品上市的促销快讯、社区活动、消费情报、专栏写作...都欢迎您与我们联系。请电(626)280-8588,获得更完整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