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保险费用不断升高,保险公司已经开始酝酿潜在的、更为廉价的、按照行驶里程付费的计画,也就是说用追踪车主实际行驶里程的方式,取代原先以平均行驶里程计价的方式。
据autoBlog报导,全国保险监督官协会(NAIC)预计,虽然现在还不是主流的这种付费方式,有望在五年之内从目前不到1%的份额扩大至20%。当前来说,最大的问题来自於保险业者要求安装的GPS设备带来的隐私泄露问题。
先看对消费者有利的一面。据Lynx研究顾问公司统计,大约33%的车主会考虑采用按行车付费的保险方式, 分析师认为平均可节约5%到30%的保险费用。考虑一下,从2012年到2013年全美平均保费增长35%的情况下,这种省钱方法更具吸引力。
有利就会有弊。尽管通用(GM)的OnStar以及福特(Ford)的Sync服务可以将行驶里程信息传输给保险公司,对於那些没有加装GPS追踪系统的车辆,就需要额外加装相应设备。这些设备的价格都要在100元以上。可能消费者每月节省的保费,还不够支付这些设备加装费用。同时,很多车主担心,保险公司可能会利用收集到的行车数据,对某些驾驶行为,或者出没地区进行额外的处罚。
或许在可预见的未来,当上市新车大多装配GPS追踪设备之后,这种按照行程支付保费的方式会更加流行。不过也有可能,人们会开始怀念那些老式汽车。
资料来源:worldjournal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