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柯君是位青年才俊,刚从中国用移民投资身分来美发展,前途一片大好。柯君在洗澡后用棉花棒擦乾耳朵的水渍时,棉花棒折断留在耳朵里,愈想把它挑出来偏愈进去耳内,只好去看医生。在没有健保的情况下,笔者以为,如果情况不太严重的话,或许可以到当地的紧急治疗(urgent care),不用预约,医生有些口音,医疗品质尚可。
上述的例子大约百余元就可解决。若在较严重的状况时,就要好好小心计画了。青壮年龄的华人没健保的也实在不少,在65岁前除非申请到残障或单亲妈妈身分,否则免费医疗不很容易获得。这是美国医疗照顾的一个死角,也是欧氏健保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美国经营餐馆业的华人很多,但因为年青力壮不怕生病,即使生了病顶多去看下中医,拿两帖药也能奏效。但万一生场大病,那又该如何呢?
笔者建议,在美年轻或壮年的华人不妨去大学或社区学院注册语言学校,一边学英文,顺便买学生集体健保,千余元一年非常划算。华人都很聪明又努力,就吃亏在语言上。一般大学都有发音矫正班,许多还提供免费服务,因为语言病理学(speech pathology)系上的学生要有实习经验才能毕业,而他们很难找到有语言障碍的美国学生,这一石二鸟的机会可千万别错过了。
如果没时间或不愿意上学的华人朋友,也可考虑到当地的社会服务或人力资源局,去洽询州政府办的免费医疗服务。在民主党执政的州较好,免费诊所大方得很,降胆固醇Lipitor的学名药完全免费,但治理关节炎、物理治疗或新的处方药却付诸阙如。你可得先去申请才行,银行存款及其他资产都要申报。在华裔、西裔人多的地方不是查得甚严(纽约)就是医疗品质欠佳,在加州居然要从中午等到午夜才能见到医生,却只讲五分钟话。
如果前述两种方法都不适合的话,可购买扣减额较高的保险:防范大病,小病自理。假如囊中羞涩或病情需长期照顾,台湾移民可以考虑恢复台湾的户籍,每月缴保费(顶多数拾美元)。台湾健保举世闻名,开放医学院招生名额,正符合经济学上的「增加供给全民受惠」的原理。
要是无法或不愿在台设籍的华人,最好事先上网查询手术或看病的合理价格,先打入Hea thcare Blue Book,再打入邮递区号,最好在住院前先讲好价格。如果无法预测病情或议���不成,生了病还是得赶紧送院急救,圣经与孔子都要人珍惜生命。如果医疗帐单太高,可以事后议价。一般医院把呆帐转卖给讨债公司,顶多也只能收得两成。你可大方的与医院议价:一万元的帐单你可付2500元现金,医院也没有拒绝的道理。
如果明年开张的欧氏健保不能有效地转换医疗辅助或州政府主办的医疗服务,譬如所得在贫穷线100%到130%之间,在美没有健保的人要被罚款。从另一个角度看,华人餐馆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几乎在像样的城镇里都会有卖宫保鸡丁的中餐馆。这是一个会下蛋的金鸡母。华人当联合起来成立一个健保合作社,可向联邦政府申请贷款。以大部分年轻力壮的人的保费去照顾不幸的同胞,这个大数法则(law of large number)完全符合保险学原理,也是欧氏健保的王牌之一。
韩国人会用宗教的名义贷款给同胞创业,犹太人更是以团结无间闻名於世。犹记得50年前高中校长李昇先生(李安之父)穿着白衬衫汗流浃背地在朝会上的愤慨之言:「中国人,勇於私斗,怯於公战。」 咱们一定要团结合作,别再搞小圈圈了。
资料来源:worldjournal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