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种心理问题症群是描述身体不舒服的症状,无法完全用身体疾病(或毒品使用)来解释,而是由心理问题所造成。心理问题导致的身体症状,较严重的会影响一个人的工作、社交及家庭生活的正常运作。华人因为对心理问题,普遍缺乏了解,只针对身体症状寻求医疗,往往为找不到医学疾病的答案,更加不安和痛苦,造成自己和家人的许多压力和负面影响。因此华人社区对此种心理问题须更加关注。此外心理问题造成的身体症状,对医生而言也是很大的挑战,需要分辨到底是身体疾病或是心理问题,适时的转介心理精神科,才能缩短或减低病人的痛苦。
造成身体症状的心理问题分成两大类
第一类是紧张焦虑症群 (Anxiety Disorders)、情绪症群 (Mood Disorders) 所造成的身体症状:
情绪症群中的忧郁症、躁郁症以及紧张焦虑症中的一般性紧张焦虑症和恐慌症, 和其他许多心理问题,往往会引起身体不适的症状,像是睡眠和食慾的困扰、感觉疲倦或累。而恐慌症更会引起严重的身体不适,譬如心跳快速或大声、流汗、四肢发抖发麻、呼吸困难、喉咙阻塞,肠胃不适、头晕昏倒等身体症状。
第二类是心理性身体型式症群 (Somatoform Disorders) 所造成的身体症状:
全美大约有2%-12% 的就医人口中有此类心理问题,虽然病因尚无定论,但目前研究已知遗传和环境因素都有影响,如果父母的这类问题较严重,孩子有类似困扰的可能性较高; 如果小时受过性虐待,日后患此问题的机会较大; 如果一个人表达情感较为困难,也会增加得这种病的机会。此外有此类心理问题的病患中,有许多人会用酒、毒品、止痛药或其他药物,来减低身体的不适,因此必须先除去毒品、药物或酒精等因素对病情的影响,才能正确的诊断此症群。心理性身体型式症群 (Somatoform Disorders) 可分为下列各种心理问题:
第一:身心症 (Somatization Disorder)
全美人口中大约有0.2% 到 2% 的女性和 0.2% 的男性 (男女比例是一比十) 有此心理问题,患者往往在三十岁以前发病,病症会持续多年,或有多次发病的病史。此种心理问题症状,包括身体许多部位疼痛 (头痛、背痛等),胃肠问题 (想吐、消化不良等),月经或性方面困扰,以及神经系统失去功能的症状 (不能动或走、看不见等)。
第二:惧病症 (Hypochodriasis)
全美人口中大约有1% 到 5% 有此心理问题,患者过度恐惧身体的轻微症状,认为是某种严重的医学疾病所造成。 患者会对自己的身体,自我检查、诊断,也会按照自己对某种病的了解,来描述自己的症状。即便检查出没有病,或医生说没病,患者会不相信或怀疑,继续担心恐惧,因此常有胃肠不舒服、心悸、肌肉酸痛等问题,而且病患会经常需要医生、家人、及朋友不断的安慰,对大家造成压力和痛苦。
第三 : 转化症 (Conversion Disorder)
在重大打击或压力下,忽然失去某种或多种神经功能 (感官或自律运作功能),例如四肢瘫痪无法走路,突然看不见、不能言语,但是这些症状不是病人假装或故意造成。住院病人中有5%-15%有此项心理问题,女性病人居多,是男性病患的二到五倍,多数病人的严重症状是短期的,如果有住院,大多可以在两星期内有很大的改进,而有20%-25%的病人一年内会再犯病。
第四 : 疼痛症 (Pain Disorder)
疼痛症在美国是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各大医院多有疼痛专科来治疗病患,在疼痛诊所中, 79%的病患有其他身体疾病,只有8%没有身体疾病。病患在病发或疼痛恶化前,经历重大压力或心理困扰,而且病人的疼痛程度,是没有医学根据,或是远超过病人身体疾病,对一般人所造成的疼痛程度,但是病人不是装痛,或故意造成这些疼痛的。病患常感觉痛得受不了,或是无法处理自己的疼痛,造成失眠、疲倦、忧郁的情绪,疼痛症女性病人居多,是男性的两倍,并且会造成患者在工作、家庭、社交等方面无法正常运作。
第五:惧丑症 (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病人对自己的外表,感觉很丑或有重大缺陷,但事实并不如此。初次发病多在青春期,男女比例一样多,大多患者对自己脸部或头部的外观,感觉很丑或有缺陷,但是身体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如此感觉,病人为此日思夜想,严重的甚至多次去见整容医生,企图纠正假想的外表缺陷。有些患者为此自卑,避免外出,严重影响工作、家庭、社交等正常运作。
治疗
如果是因为一般性焦虑症、恐慌症、忧郁症、躁郁症或其他心理问题所造成的身体不适,用止痛或安眠药治疗这些身体症状,不会有太大的帮助,而且长期服用可能会产生依赖性。因此需要针对心理、情绪问题下药,加上心理精神治疗才能有效的改进。心理治疗中,以认知行为治疗法较有效,除了个人的治疗外,团体治疗也会有帮助。各科医生和心理精神科的会诊,更是治疗成效的重要因素,最后希望病患及家人,了解接受此类身体不适是由心理困扰造成,及早寻求正确诊断和治疗,才是最佳解决途径。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