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由於家长未能有效监控孩童使用电子科技产品,低收入家庭孩子玩游戏、看电视剧和使用社群媒体的时间超过同龄儿童,同时,美国青少年、儿童花在萤幕前的时间比10年前大幅增加,专家建议,父母对孩童上网、看电视应有所管控。
凯瑟家族基金(Kaiser Family Foundation)2010年公布的研究显示,父母未上过大学的家庭中,子女花在电子产品上的时间为11.5小时,比经济富裕、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青少年儿童多出1.5小时,而1999年的差距为16分钟。但后者上网、看电视时间也出现大幅度增长。
纽约时报报导,美国在1990年代新科技产品层出不穷,美国社会形成明显的数位贫富差距(digital divide),贫困家庭拥有电视、高速网路的比例低於中产家庭,促使不少公益组织推广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电视、电脑、手机等科技产品,但目前似乎出现反向发展,因低收入家庭家长没有时间和能力管控孩子,他们反而更容易沉迷於电脑、电视。
加州东奥克兰公立中学Elmhurst Community Prep校长Laura Robell对於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电脑一向质疑,「科技不是万能的,经常听到家长抱怨不知如何监控孩子的脸书帐户。」该校位於低收入社区,35%的学生为非裔,其余大部分为西语裔,就读八年级、13岁的学生Alejandro Zamora称自己为「脸书疯」(Facebook freak),母亲Olivia Montesdeoca说不知孩子用电脑是否做作业?「我不懂他都干些什麽,YouTube和网路摄像头是什麽,我根本一窍不通。」
对於这种现象联邦政府近来颇为重视,联邦通讯委员会计画拨款2亿元,派遣科技培训人员深入学校、图书馆,并培训低收入家庭的父母如何有效使用科技产品。
然而,教育程度高的中产阶层父母对子女上网、看电视也疏於管教,青少年儿童花在萤幕前的平均时间每天超过10小时(如果电视和电脑同时打开一小时,即算两小时)。美国国家卫生总署(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建议孩童看电视、上网时间一天不超过两小时,专家并为减少萤幕时间提供下列建议:
一、记录子女在萤幕前的时间,包括看电视、DVD、视讯游戏及与家庭作业和工作无关的电脑时间,每天应控制在两小时之内,家长应以身作则,少用电子产品。可在看电视时辅以适度运动,譬如,伸展运动、瑜伽、俯卧撑、踢腿、跳跃等。
二、避免在子女卧室安装电视或电脑。研究显示,卧室中有电脑或电视的孩童每天多花1.5小时看电视、上网。而且,家人共进晚餐时最好关掉电视,增加家庭成员间的交流机会。
三、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用体育活动、手工制作等有益身心的兴趣爱好代替看电视、上网。
资料来源:世界新闻网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