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华人工商电话簿》全面发行! 免费领取 + 商家入驻 + AI行销升级

【生态保育】你的垃圾我的家,研究:章鱼也拿垃圾当栖身之所

时间:04/03/2022 00:00 浏览: 3454
历来人们看过不少寄居蟹把人类制造的垃圾当成家的照片,但巴西科学家最新研究,章鱼也有出现类似行为。
章鱼也把垃圾当家
一直以来,人们都知道寄居蟹会把人类乱丢的垃圾当成家,以此保护自己。然而,近期巴西研究显示,这种行为早就不是寄居蟹专利,章鱼也会有类似行为,会将塑胶瓶、玻璃瓶等海洋垃圾当成栖身之所,甚至是产卵的地方。
贝壳太少,垃圾太多 章鱼选择有限
「我们认为,这个现象与海洋充斥大量人为垃圾有关」,主导这次研究的巴西里奥格兰德联邦大学(Federal University of Rio Grande)水下摄影师普罗伊蒂(Maira Proietti)说道:「章鱼用垃圾、而非用海洋日渐稀少的贝壳保护自己的现象越来越普及了。」
全球网友来帮忙,玻璃瓶、塑胶瓶成章鱼首选
科学家共从社群平台蒐集整整261张章鱼把垃圾当成栖身之所的照片、影片当研究素材,大多数是一般民众提供,少部分由海洋研究机构提供,照片拍摄地点遍及全球,有几张甚至是水下机器人在地中海深处拍摄。
仔细分析后科学家发现,这261张素材共含24种章鱼,章鱼看上眼的垃圾五花八门,有玻璃瓶、塑胶制品、汽水铝罐等,甚至严重锈蚀的汽车电池。
但总体来说,最常被章鱼当成家的垃圾仍以塑胶制品和玻璃瓶为大宗,261张照片有25%章鱼把塑胶制品当家,40%章鱼则选了玻璃瓶──科学家推测,这可能与玻璃瓶的质地与贝壳比较相近有关。
带着垃圾海底「踩高跷」
在这200余张照片里,有不少画面令科学家十分震惊,其中一个就是边蛸(Amphioctopus marginatus)带着垃圾在海底「踩高跷」(stilt walking)的画面。先前研究发现,边蛸通常会用贝壳、椰子壳之类东西盖住头部或身体,再从壳底下伸出触角四处移动。可是这次研究,边蛸带着走的并非贝壳,而是人类丢弃的垃圾。
同样让科学家震惊的是,近期学界新发现的巴西侏儒章鱼(Paroctopus cthulu)完全没有使用贝壳等天然物品栖身之所的纪录──全是像啤酒罐之类的海洋垃圾。
污染严重不说,挑错「家」不利生态
普罗伊蒂认为,往好处想,这个现象至少代表了章鱼有能力适应环境变化,「当海洋中天然的贝壳减少,这些章鱼至少找到了一些人工替代品,足以保护自己,免於落入天敌之口。」但往坏处想,这个现象一点都不妙。
研究团队指出,这个现象除了突显严重海洋垃圾问题,挑到不适合的垃圾,反而会影响章鱼健康,像是有锋利破口玻璃瓶可能害章鱼受伤,老旧汽车电池不仅对章鱼有害,漏出来的化学物质还可能影响周遭生态。
案例多=问题很严重?
虽然这份研究从另一层面揭示海洋垃圾问题的严重性,但加拿大贵湖大学(University of Guelph)生物哲学家林奎斯特(Stefan Linquist)指出,缺乏对照组这点是这研究稍微美中不足的地方,因为如果有其他生物当对照组,科学家就能更全面检视「拿垃圾当家」到底是仅限章鱼的行为,或许多生物都有的行为。
「理想上,你会希望有个也会拿垃圾当栖身之所的生物当对照组。这样一来,我们就可大略知道章鱼有多依赖这些海洋垃圾。可惜就目前而言,我们并没有可供比较的对象。」林奎斯特说。
再者,林奎斯特也指出虽然科学家蒐集到很多章鱼拿垃圾当家的照片,但问题有多严重可能仍未知,照片数量多可能只是近年来水下摄影变得热门后的结果。
有意找对照组,资源有限无法实践
对於林奎斯特的疑虑,普罗斯蒂表示当初研究团队其实有意要寻找对照组,可惜蒐集、整理、徵求照片授权就耗费研究成员大量心力,使他们难以再多花资源到寻找对照组上。
至於林奎斯特提到的水下摄影兴起、可能影响研究成果的问题,普罗拉蒂表示确实无法排除这种可能,因此特别提醒论文读者。
科学家:人类已经遇上大麻烦
但就她个人而言,普罗拉蒂仍觉得看到的一切,已证实人们遇到麻烦了。
「很不幸的,我们身处巨大的环境危机,不只气候变迁,还包括令人非常担忧的海洋垃圾污染问题。」普罗拉蒂总结:「我们必须停止增加污染源,并尽快清除海洋垃圾,因为随着时间过去,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Tech News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开微信,使用 “扫描QR Code”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亲爱的商家负责人:贵公司需要新闻发布的平台吗?华人工商新闻网为您提供24小时的中英文讯息平台,无论是新品上市的促销快讯、社区活动、消费情报、专栏写作...都欢迎您与我们联系。请电(626)280-8588,获得更完整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