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悄悄坐上北美电商老二:登顶增速 全球第一

时间:05/17/2021 00:00 浏览: 4644


大家都知道,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是阿里巴巴,第二是京东,北美最大的平台是亚马逊,那麽,北美电商老二是谁?

或许很多人会脱口而出喊出eBay,然而事实是,名为Shopify的平台去年悄悄坐上北美电商第二的宝座

5月初,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关於全球电商发展的报告,按照全球商家商品交易总额排名各大电商。2019年和2020年相比,前四名文风不动,依然是阿里巴巴、亚马逊、京东和拼多多,但第五位置却被Shopify强势夺下,并在2019~2020年增长速度远超其他所有平台,登顶全球第一。

就在2年前,Shopify还只是名不见经传的加拿大小电商,规模还不到eBay一半,但2020年,市值却突破1,300亿美元,交易总额达1,196亿美元,占亚马逊销售额40%,把其他北美电商平台远远甩在身后,甚至逼亚马逊不得不开始筹建秘密团队,专门研究和复制它的商业模式。

有意思的是,电商已高度成熟、垄断性极强,Shopify走出一条完全不同的路:靠着「独立」特别玩法,不仅在竞争极其惨烈的电商丛林站稳脚跟,甚至还颠覆现有电商版图。如今不仅亚马逊,包括阿里、京东等老电商巨头也都对Shopify模式充满警惕。

做亚马逊帝国的「反叛军」
2019年,Shopify创始人Tobias Lutke在Twitter说,「亚马逊想建造帝国,Shopify为造反者提供武器装备。」他提到的「造反者」,指的不是消费者,而是亚马逊平台大大小小的商家。

Shopify跟淘宝、亚马逊、eBay最大不同点就在於,并不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平台,而是专为卖家提供服务的平台。打开Shopify网站,看到的不是琳琅满目商品,而是邀请你开网店,提供一整套建站、销售、管理服务。

相信很多人会问,在亚马逊、eBay开店早就再平常不过,Shopify凭什麽就能从老虎嘴里抢食,短时间内吸引大量商家和个人入驻?原因就在於,过去多年,电商平台几乎都奉行「顾客至上」理念,却不知道大量商家「怨声载道」,即便知道,但也靠着平台选择性忽视。

近年各大电商平台可说对消费者百依百顺,从天天低价到无理由退换货,为的就是让用户死心塌地留在平台。但随着平台越做越大,对商家却完全不同,不仅开店成本节节高涨,还要求商家接受平台一些「霸王条款」。

以亚马逊为例,目前亚马逊平台的第三方商家需根据产品种类支付亚马逊6%~50%佣金。亚马逊完整的自营流程也大大弱化品牌形象,逼这些中小企业不得不陷入价格战。还记得上次从亚马逊买的东西是什麽品牌吗?是不是只记得亚马逊的笑脸快递箱?

亚马逊甚至还堵住小品牌的「后路」,不仅限制在亚马逊以外平台打广告、引流量,一旦发现商家有向消费者引流至其他站点的行为,亚马逊就立马「封店」。面对种种不公,商家能怎麽办,在亚马逊巨大导流效应下,只能哑巴吃黄连,苦都往肚子里吞。

这时,Shopify出现,为大量中小规模的商家和创业者带来全新选择。

独立站模式强势突围,势如破竹
Shopify跟传统电商平台聚焦消费者不同,服务重点放在供给侧──商家。都说最好的爱情,就是各自独立,又相互成就,Shopify和商家可说属於这种「爱情」,并不把商家和产品绑在自己的平台,但消费者所买的每个产品却都基於它发生。Spotify透过各项服务把自家平台与一个个「独立站」串联起来,不动声色形成商业循环,催生全新电商生态。

什麽叫「独立站」?简单来说,就是让商家脱离平台,拥有独立域名和页面,流量、品牌、数据都归商家所有,就像经常逛的大品牌官网。Shopify的独立站,好比让雅虎购物、网家的商家变成独立品牌,拥有看起来「高大上」的网站,但背后实际「操控者」都是Shopify。

过去这些中小规模的店之所以没选择自己建站,反而依靠亚马逊这类平台,主要原因无非三点:建网站成本太高、没有流量引入和不知道如何提供服务。而这几点,Shopify都帮你想好解决方案。

针对小企业开发网站费时费力的问题,Shopify提供大量模板和工具,商家不仅可在不聘请专业人员的情况下根据自己喜好设计页面,且只需几分钟就能建成看起来很高级的线上商店。

对很多新品牌面临的知名度拓展和客户流量问题,Shopify会透过与Facebook、Instagram、Youtube等主流媒体的合作关系,来帮助商家接入进行推广。这样,商家可以在藉助Shopify获取客户流量的同时,还可以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

在让很多中小商店头疼的服务方面,Shopify也建立起了一套非常完备的服务流程。从网站设计到线上支付机制、从客户服务到销售数据分析,从营运推广到物流管理,你能想到的所有有关网店营运的问题,Shopify都能帮你解决。

卖家最关心的费用问题,Shopify并没有像其他平台收取高额交易佣金,而是采月订阅制,根据不同范围的服务类型收取每月29~299美元服务费。此外,Shopify还针对不同需求卖家提供各种销售模式,既可以选择自己建站,也可以绑定自己的社群帐号为行销管道,还可在任意网站嵌入产品资讯和购买按钮。

简单比较,Shopify就像提包入住的公寓,「租客」只要有想法和需求,就能快速帮你客制房间,同时提供完善的物业管理服务。费用一部分按房间大小和功能收取月租,另一部分就是根据服务的物业费。无论新手卖家还是成熟的商业公司,都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房间」,同时也不会一次性付出过多成本。

Shopify这种模式正好切中商家多年痛点,如何有效经营网站,同时又能掌控店舖品牌、流量的主导权,早已是商家长期被压制的迫切需求。过去提供网店代管的公司不是没有,但都没有像Shopify做得如此简单易用又全面,这些年Shopify也在卖家圈口耳相传,吸引越来越多来开店。

从2019年开始,Shopify进入爆发式增长期,连续两年股价增幅都接近200%,特别是去年疫情期间,大量线下商店被迫转到线上,很多人待业在家也开始做起副业,Shopify就成了不二之选。

2020年,Shopify全球商家商品交易总额(GMV)增长96%,卖家遍及全球175国,超过158万个网站基於Shopify运行,2021年第一季,营收和GMV双双同期相比增长100%以上,继续保持高涨。

「坐不住」的电商老大哥
Shopify与过去电商平台相比,走一条完全不同的路:老电商全力攻克消费者,Shopify全力攻克商家。当商家发现离开亚马逊、eBay、淘宝这些大平台,也能活得很好甚至有更大发展前景时,跟过去亚马逊模式完全不同的另一种「飞轮效应」就产生了。

最近一年,Facebook、Instagram和TikTok等一线社交平台都宣布跟Shopify合作,支援用户在社群平台透过Shopify实现一键卖货,社群+电商模式开始蚕食市场。对已积累一定流量的卖家来说,离开亚马逊等平台建立自己品牌的独立站,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越来越多卖家开始离开传统电商平台,转而投向Shopify的怀抱。商家出走风潮对传统电商来说无异於釜底抽薪,也让亚马逊、阿里巴巴、京东等都绷紧神经。

据华尔日报消息,亚马逊从2020年底开始意识Shopify的威胁,组建名为Project Santos的秘密团队,消费部门副总裁彼得‧拉尔森带领10多名高层签署保密协议,闭门研究和复制Shopify模式,防止商家出走潮愈演愈烈。

中国电商巨头也跃跃欲试。最近,阿里关於招聘Shopify独立站营运人员的资讯在业界流传,似乎释放阿里将在跨境业务探索独立站服务的讯号。京东也在今年第一季爆出正在布局独立站服务市场,计划透过建站SaaS服务进一步扩展跨境出海的可能性。

但目前来看,Shopify还是独立站领域绝对的老大,占约60%以上市场,在建站工具的易用性和丰富性,Shopify也是无人能敌。然而随着老电商巨头大举进军,独立站服务这技术门槛并不算高的领域,不知道Shopify能否坐稳北美电商第二的宝座,下一阶段继续高歌猛进?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开微信,使用 “扫描QR Code”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亲爱的商家负责人:贵公司需要新闻发布的平台吗?华人工商新闻网为您提供24小时的中英文讯息平台,无论是新品上市的促销快讯、社区活动、消费情报、专栏写作...都欢迎您与我们联系。请电(626)280-8588,获得更完整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