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有安全疑虑的指纹及脸部辨识吧!AI 静脉辨识将成为下个主流技术

时间:02/19/2021 00:00 浏览: 5058



指纹取得及造假太容易,社群媒体让脸部辨识破功
近年来,生物辨识已变得越来越普遍。如今基於安全起见,从机场登机门到警察局,甚至到夜店,脸部辨识技术几乎无所不在,同时虹膜、指纹和语音辨识也广泛用於各领域。但澳洲新南威尔斯大学(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研究人员指出,某些生物辨识方法潜藏「众所周知的安全弱点」。

新南威尔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研究员 Syed Shah 指出,可从人们碰过的表面收集指纹,并可经由指纹复制产生假指纹。藉由从社群媒体蒐集图像就能轻易规避脸部辨识技术,再者,透过隐形眼镜也能混淆虹膜辨识机制。

「静脉图形模式位於皮肤下,因此不会像指纹那麽容易留下痕迹,也不像大头照能从社群媒体找到,更不像虹膜能秘密取得。」Shah 表示。「因此,我们认为基於静脉的方法将很难恶意规避。」

透过 AI 从静脉图形模式撷取「监别特徵」,准确率超过 99%
研究人员使用现成的深度摄影机(即英特尔 RealSense D415 深度摄影机)对 35 个人拍了约 17,500 张照片,参与者拍摄过程要握紧拳头,建立手部静脉模式。

研究人员使用 AI 人工智慧从这些模式取出「监别特徵」(Discriminating Feature),表示特徵可精准辨识 35 名参与者的任何人,准确率超过 99%。Shah 解释:「静脉特徵撷取需要握拳才可办到,所以有心人很难偷偷获得静脉图形模式。」

Shah 进一步指出,虽然使用静脉辨识身分的构想非新鲜事,但通常需要专业技术,然而团队的研究工作却难能可贵使用现成 3D 摄影机就能办到。据团队发表在《IET Biometrics》期刊的研究显示,技术适用个人装置(如笔电和行动电话)个人身分辨识。

文章摘自:科技新报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开微信,使用 “扫描QR Code”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亲爱的商家负责人:贵公司需要新闻发布的平台吗?华人工商新闻网为您提供24小时的中英文讯息平台,无论是新品上市的促销快讯、社区活动、消费情报、专栏写作...都欢迎您与我们联系。请电(626)280-8588,获得更完整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