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0/15/2020 00:00
浏览: 10810
Google 可能要被迫分拆 Chrome 浏览器了。
近日,美国政治新闻网站 Politico 援引 3 名知情人士报导称,美国司法部和州总检察长办公室正在调查搜寻巨头 Google 涉嫌违反反垄断法一事,就如何限制 Google 进行讨论。
在检察官们考虑之中的方案是:起诉 Google,强迫 Google出售 Chrome 浏览器和部分广告业务。
Google 或被迫分拆 Chrome
早在 2019 年 6 月,就有外媒传出消息──美国政府将对 Facebook、Google、亚马逊和苹果四大巨头展开调查,以明确科技巨头们是否到了「大而不倒」的地步。政府对上述公司进行的审查主要包括:是否打压了竞争对手、对用户个人数据如何处理、如何处理大选中的虚假资讯。
调查 Google 的政府机构是美国司法部,它主要关注其搜寻、广告等业务。
2019 年 9 月初,Google 证实已接到美国司法部要求提供反垄断调查相关纪录的通知,政府对 Google 的反垄断调查也算是正式拉开帷幕,至今基本已有 14 个月之久。
近日外媒称,美国司法部对 Google 的反垄断调查即将进入高潮。
据悉,针对两项业务,检察官们将对 Google 提起诉讼,他们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便是:应该采取什麽措施遏制 Google?
一方面,针对搜寻业务,美国司法部最早将於本周对 Google 提起反垄断诉讼,指控 Google 滥用对搜寻市场的控制,诉讼内容预计还将包括 Google 透过 Android 操作系统巩固其搜寻引擎的地位。
另一方面,针对广告业务,美国司法部和州检察长已就 Google 应该出售哪些业务徵询了 Google 的竞争对手和其他第三方的意见。
根据 Politico 的报导,有知情人士称:
有关如何解决 Google 对价值 1623 亿美元的全球数位广告市场控制的讨论仍在进行中,目前还没有做出最终决定。但检察官们已经要求广告技术专家、行业竞争对手和媒体出版商等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而削弱 Google 的控制。
知情人士表示,检察官们提出了一个疑问:是否应该禁止 Google 的竞争对手成为潜在的广告业务买家?同时律师们也提出了一个问题:Google 在广告技术市场以外的任何资产是否要出售?
这种疑问直接导致一些人将矛头指向 Chrome 浏览器,也就是说 Google 可能会被迫出售 Chrome 了。
在此,为何要卖 Chrome、Chrome 由谁接手,是 2 个需要解答的问题。
为何要卖?
一旦被迫出售 Chrome 浏览器,对 Google 来讲无疑是一次重大打击。毕竟,Chrome 是全球范围内最受欢迎的浏览器,一个被网友称为是轮胎的 logo,却关系到科技巨头 Google 的命运。
大约是从 1998 年战胜网景(Netscape)浏览器开始,IE 浏览器主宰着整个浏览器市场──据 OneStat.com 的数据,到 2002 年 4 月份,IE 的市场占比高达 96.6%。
不得不说,2008 年迎来了桌面浏览器市场的分水岭。那年 9 月,Chrome 浏览器开始公测,在 100 多个国家开放下载。
此后,桌面浏览器市场一度出现了 Chrome、IE 和 Firefox「三分天下」的局面。
2010-2016 年, Android 飞速成长,占据了行动操作系统的主宰地位,而背靠其成长的 Chrome 也不断壮大。
Chrome 成长之迅速,不难从下面这组数据看出:
2015 年 12 月,IE 的市场占比跌至 48.57%;Chrome 上涨至 32.33 %;Firefox 占比为 12.13%。
2016 年 6 月,Chrome 的市场占比为 48.65%,而 IE 则为 31.65%。
2017 年 6 月,Chrome 的市场占比为 59.36%,而 IE 则为 17.55%。
如今,Chrome 已是占有最大市场占比的浏览器了──2020 年 4 月全球浏览器市场占比排名第一的为 Chrome,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别是微软 Chromium 版 Edge 浏览器和 Firefox。
值得一提的是,Chromium 是 Chrome 浏览器的基础,也就是说排名第二的 Edge 与 Chrome 成了同源关系,Google 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
不过,Chrome 飞速成长的背后,是来自竞争对手不断的指责声:Google 利用 Chrome 用户的历史纪录,助力其广告业务的发展。
2020 年 1 月,指责升级。於是 Google 表示:
将在 2 年内逐步停止在 Chrome 浏览器中使用第三方 cookies,进而保护用户隐私。
但不可忽略的是,cookies 正是浏览器中向买家展示广告有效性的关键工具。Google 就曾估计,停止使用 cookies 将减少新闻媒体的广告收入,其中在线广告收入最多可能减少 62%。
就在近日,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还发布了一份反垄断报告。
报告指出,Chrome 目前的市场占比已使得 Google 能够「有效设定行业标准」,这是一个与 Chrome 逐步淘汰 cookies 密切相关的问题。
垄断者 Google Chrome 若被迫分拆,谁将会接手?
报告表示:
Google 基於广告的商业模式引发了这样一个问题:Google 选择引入的广告标准最终是否是为满足其利益而设计的?市场参与者担心,虽然 Google 会逐步淘汰数位广告需要的第三方 cookies,但 Google 仍可透过生态收集到数据。
面对外界的声音,Google 也曾表示,将与广告业合作开发 cookies 的替代品──例如提出一个 Turtledove 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广告拍卖将在浏览器内进行,不向外部伺服器发送数据。
Google 认为,这将更好地保护用户隐私。然而,不少广告行业代表表示,对於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给浏览器过多的控制权,应当持谨慎态度。
因此,大家的呼声便是:除了要求 Google 出售 Chrome 浏览器,检察官们还可要求法院限制 Google 使用从 Chrome 获得数据帮助其他产品的发展。
按外媒的话说,美国司法部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开始一场「反垄断法律战」,Google 或将成为数十年来首个由法院下令拆分的美国公司。
谁将接手?
那麽,如果 Google 最终必须出售 Chrome,谁会是潜在的买家呢?
对於这个问题,美国商业杂志《富比士》(Forbes)给出了自己的答案。Forbes 列出了 5 个可能的「候选人」及其各自的上榜原因。
一是三星。
三星一有资金,二有动机。三星做为出色的智慧手机制造商,在所有手机上都预装了自家浏览器,但其浏览器在行动市场的占有率仅略高於 4%。如果能收购 Chrome,三星将会吸引大批用户,广告和手机销售手段也将会增加。
不过,Chrome 被卖给一家外国公司并不太实际。
二是微软。
今年初,微软将自家的浏览器换成了与 Chrome 相同的引擎(即上文所述的 Chromium 版 Edge 浏览器),微软显然是一个重要的潜在买家。收购 Chrome,不仅能给微软带来它渴望多年的行动市场,还能恢复微软桌面浏览器的主导地位。
不过美国和欧洲政府曾为对抗微软的浏览器统治地位,进行长期斗争,即使现在市场不一样了,美国司法部把 Chrome 交给微软的想法似乎还是异想天开。
三是甲骨文。
表面上看,我们很难将一家企业软体公司与面向消费者的浏览器联系起来,但甲骨文前不久成为 TikTok 在美国业务的「可信赖的技术合作夥伴」。
不可否认,甲骨文的许多应用程式都是基於浏览器的,能够控制浏览器的开发和安全特性,对企业客户来说将极具吸引力。
四是惠普。
Gartner 的数据显示,惠普仍是全球第二大 PC 销售商,因此惠普显然有实力参与这场可能的竞争。
一方面,惠普曾进行过不少大胆的收购;另一方面,如果被迫出售 Chrome,Google 也将会放弃其 Chromebook 业务,而这是惠普非常希望接手的一块业务。
五是 Adobe。
与惠普不同的是,Adobe 绝对拥有着软体血统。随着 Google 越来越多地推动其服务进入云端计算领域,拥有一款自家的浏览器在商业上也颇具意义。
近几年,Adobe 透过订阅模式获得了可观收入,收购 Chrome 在财务上也是可行的。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候选人」仅是外媒猜测,Chrome 是否会出售、将由谁接手,目前都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