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新冠肺炎患者诊治过程,仅供参閲! | 华夏中医─吴侃阳中医师

医疗 时间:06/16/2020 浏览: 10696
近来拜朋友所赐,又收治了一位新冠肺炎患者,今将其具体病态体徵和诊治过程稍作整理,仅供参閲,或许对於抗疫稍有裨益。

患者男性,32岁,家住外州,於04-02-2020求诊。患者自述曾於03/28/2020上超市买菜,第二日就感到不适,怀疑自己染上新冠病毒,04/02/2020经核酸检测,确诊为阳性。



初诊时患者自觉低烧,间断性咳嗽,有少许白色黏痰,咳嗽逐日加重,胸闷腹胀,呼吸急促;神疲,稍恶寒,食慾不振,大便稀,进食牛奶后腹泻,全身酸痛,尿深黄,舌红,苔黄厚腻。

此时乃瘟疫流行期,患者外出第二天即感不适,其发病过程清楚地显示出疫毒疠气已经从口鼻侵入而染疫。依据上述症情,患者已经感受到瘟毒,目前已伤及脾肺;痰湿壅盛,且已化热;因而其临床已出现呼吸急促、低烧、咳嗽、苔黄厚腻等症,显示其胸肺部已开始出现痰热壅塞问题,属於轻度重症。

中医理论认爲:“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脾气受损,且为湿困,故神疲乏力,食慾不振,大便稀溏,进食牛奶即泻;脾运化水湿功能受阻,再加上患者每日自行喝进五升水,使得体内水湿积聚,更伤胃肠,导致腹泻不断加重。湿邪阻滞经络,使得全身酸痛不适;肺朝百脉,下输精气於全身,肺为湿困,敷布受阻,则见畏寒。

由於痰湿壅肺,积聚在肺叶中阻碍肺“司呼吸”的功能,患者会感觉到呼吸急促;痰湿阻塞气道,患者就会出现间断性咳嗽,随着痰湿的逐渐加重,患者体内湿邪逐渐化热,湿痰也会逐渐变得黏稠,充塞於肺叶各个组织,患者的咳嗽就会变得越来越频繁;由於痰黏难咯,位置且深,咳嗽多为乾咳无痰。由於湿邪化热,患者还出现尿深黄,舌红,苔黄厚腻等病态体徵。患者反映自己的体温忽高忽低,这是由於湿郁化热所致;湿性粘滞,化热后会出现湿热所导致的蕴蕴低热,即使服药退烧,几个小时之后低烧还会不断地重复出现。

患者上述病态体徵显示,此乃瘟病流行期感染到疫毒疠气后的湿温病态证型。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治宜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方选甘露消毒丹。由於患者症情转化较快,已然出现痰热壅滞於胸肺等重症,其后极易导致“肺不张”之危象,故佐以小陷胸汤化痰宽胸。二方并用,必起沉痾,笔者以此为据配了两瓶中药粉剂给患者服用。

由於患者是学习分子生物学的,其研究对象亦为干细胞,所以对於中医完全不了解。面对西医临床的无奈,患者的心理压力较重,他说:“我觉得好恐怖,怕自己闯不过病毒这一关,毕竟好多年轻人也闯不过,包括那个李文亮医生。”针对患者的担忧,笔者颇有信心地安慰他说:“撑过去是不用质疑的,中医临床完全有这个把握。”。



接着笔者对他说:“下面就需要你的配合。首先你的心情要放松下来,我知道这种要求对你来説有点难度,但是必须的。理由是你的心态决定着治疗效果。因爲中医理论认爲,肝气郁结会导致全身气机运行不畅,会加重胸闷腹胀等症状。肝气郁结还会使得你的脾胃功能出现障碍,从而会导致出现更多的痰湿壅塞胸肺。只要身体状况允许,你可以做一些轻微的运动,这样可以增强脾胃功能,有利於你身体的恢复。”此外,笔者还较爲详细地给他讲述了中医药疗法能够帮助他的学术特色。

在等待药物的前1-2天,患者出现一天十几次的泻泄问题,笔者依据“利小便以实大便”的中医止泻学术思维,叮嘱其热敷下腹部,同时按压龙门穴以利尿。龙门穴位於耻骨联合中点,有很好的利尿作用;患者腹泻问题很快就嘎然而止,但依然还是溏便,此乃湿邪困脾所致。

04-05-2020患者开始服药,四天后其舌苔从原先的厚腻转为薄黄,显示病情逐渐稳定下来了。吃药七天后患者就没有发烧了,同时还可以咳出一些痰来。笔者以爲,如果壅塞在患者胸肺部的痰能够咳得出来,就显示疾病有了较大的转机,其胸闷、咳嗽等症状也就会随之缓解,更不可能发展到难以呼吸的危重阶段。服药十四天后,患者自觉咳嗽频率开始降低,而且其发烧、头痛、拉肚子、一身酸痛等症状全都消失。

04-24-2020患者自行前去进行了核酸测试,结果依旧呈现为阳性。由於患者感觉自己睡觉翻身、起床时都不咳嗽了,其一天之内大概只会咳嗽几次,而且均有痰咳出,因而对於核酸检测转阴颇有信心,打算一个月后再去测试。05-13-2020患者又进行了一次核酸测试,结果呈现为阴性。

其实笔者对於核酸转阴的问题没那麽在意,因爲与很多疾病的治疗一样,中医药疗法治疗瘟病过程中的着眼点本不在新冠病毒,而且中医临床也不存在能够有效杀灭病毒的中药;所以对於中医临床来説,观察病毒是否存在於患者体内的核酸检测结论并不具备学术意义。中医临床主要是观察患者染疫后的病态体徵,从中辨证出患者的病态证型并予以纠偏治疗;所以中医的临床疗效在於观察患者的瘟病体徵、而不是核酸检查结果。

大家知道,中医临床治疗对於某些西医检验数据并不具备必然改善的疗效,其中或许有所改变,或许没有改变,这些对於中医临床来説都很正常。因爲任何中医药疗法只是服务於患者病态证型的改善,不是为着改善西医的检验数据而设定的;而且,中医的显着疗效也只能够由临床上药证是否相符来决定,而不是西医临床的那些检验数据。其实原因很简单,主要在於中西医对於疾病诊断的学术标准不同,因而临床疗效的认定当然也就各异。这就説明中医临床疗效理所当然地不应该依据西医临床的检验数据来认定。

从严格的学术规律来说,笔者所治疗的只是中医学术概念中的瘟疫,因而只能依据中医临床的学术认知来观察疗效。笔者依据中医对於瘟病的诊断标准,认爲患者的湿温病态证型和相关病态体徵已经基本消失,故而可以认定该患者的瘟病已经治愈;而且,这种疗效的认定也完全符合美国CDC对於新冠肺炎痊愈所认定的康复标准。

依据美国联邦疾病防治中心(CDC)关於新冠肺炎的疗效认证标准,如若新冠肺炎患者没有服用药物就能退烧三天以上,且咳嗽或呼吸急促症状都已减轻,即可判断为已经康复;呈现阴性的检测结果也表示患者已经康复,但检测有时会失准。也就是说,依据美国联邦疾病防治中心所公布的新冠肺炎疗效标准,这位患者目前的身体状况属於康复状态。

上述显示,西医临床关於新冠肺炎的诊断标准为核酸检测的阴阳属性,应该说这只是西医临床的诊断准则;笔者虽然予以尊重,但必须强调的是,这不是我们中医临床对於瘟病的诊断标准。而且,由於存在着咽喉擦拭和肛门擦拭核酸检测结果的差异,也由於病毒残骸也会影响到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度,西医临床核酸检测的不准确性是存在的,这种状况已经为许多临床案例所证实,所以笔者对於所谓的核酸检测问题并不感兴趣。

从此案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中医“简便廉”的临床特色。此案例由於辨证准确,用药得当,故而临床疗效显着,所用中药也不具备任何毒副作用。而且整个治疗费用仅仅只有$166.95元(其中药费$140.00元,快件寄费$26.95元),患者付款$200.00元(以上均为美元);对比西医临床治疗新冠肺炎的几万、几十万高额医疗费用,中医临床收费实为九牛之一毛。

总之,依小看大,从点到面,此临床案例可以让我们清楚地了解到,对比西医临床来説,中医临床在对抗瘟病大流行的预防和治疗中存在着显着优势,这些不应该被否认和被忽视。然而可惜的是在目前世界各国抗疫过程中,人们并没有认识到中医临床在抗疫中的巨大效用,所以使得中医无法参入到大面积的抗疫中去,只能在临床上接诊这样一些有限个案。由此可见,在西医临床对於新冠肺炎目前还不具备有效防治的状况下,各国政要无法有效地降低新冠肺炎的感染率和死亡率,所以应该说拒绝使用中医药疗法抗疫的做法的确是人类偏见所导致的悲剧。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开微信,使用 “扫描QR Code”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亲爱的商家负责人:贵公司需要新闻发布的平台吗?华人工商新闻网为您提供24小时的中英文讯息平台,无论是新品上市的促销快讯、社区活动、消费情报、专栏写作...都欢迎您与我们联系。请电(626)280-8588,获得更完整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