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诈骗术

来源:杨心传 时间:03/31/2014 浏览: 7955

我的一位客户3月5日收到「国税局工作人员」的电话,说她的一笔债券收入漏报而欠税2800元,一个小时之内必须用信用卡支付,否则会面临判刑入狱,客户极为恐慌,立即从波士顿打电话给我们,以确定是否应该支付,我们明确告诉客户这是诈骗电话。

国税局於2月19日更新2014年税季注意事项,以防严「肮脏」骗术(Dirty Dozen Tax Scam)重演,而「电话诈骗」排在首位。他们的具体骗术共有12种,现介绍如下,以供华人读者参考。

一、虚假电话。一般为团夥协同诈骗,骗徒甲佯装国税局人员致电纳税人,告知对方你欠了重税,如不及时付清将面临吊销驾照甚至坐牢。在纳税人一头雾水,半信半疑之际,骗徒乙佯装警方会再次致电施压,趁机向纳税人索取个人资讯,胁迫纳税人将「欠税」汇入指定帐户,他们取钱后关闭帐户。

二、虚假电邮(Phishing)。诈骗人员冒充国税局发电邮给纳税人,表示有一笔退税待领取,但要先提供社安号等个人资讯。一般情况下(查税除外),政府不会以电话或电邮方式与纳税人联系。

三、个人资讯盗窃(Identity Theft)。根据财政部督察长办公室统计数字,2013年上半年160万人身份遭窃,成为虚假报税的受害者,远超过2012年的120万人。诈骗犯通常会在报税季开始就动手,尽快拿到退税,待报税人报税时才发现退税已被诈领。许多诈骗犯用同一地址多次报税,还有的地址来自海外。2013年从上海同一地址发出344份欺诈退税表。国税局已向国会建议修改现行的1099 、1098、W-2等包含纳税人社会安全号码(或临时报税号码)的申报系统,而代之以「缩短」的识别号码系统,即前五位数全部打星号,只显示最后四位数。国税局在今年通过资料分析找出可疑报税,尤其对同一地址的报税将格外注意。

四、报税协助人诈骗(Return Preparer Fraud)。根据财政部督查办统计数字,2011年的近110万诈骗退税中,有三分之一来自不良报税协助人。其中利用社安号码诈骗的涉及0万7161个报税协助人,诈骗金额12亿元;利用临时税号(ITIN)诈骗的有1万9655个报税协助人,诈骗金额达3亿800万元。国税局将全力整肃欺诈退税的报税协助人,并鼓励纳税人填报新增的14157表,让国税局的地方办公室及时掌握资讯,予以稽查。

五、隐匿海外收入。2014年7月1日起,国税局联线海外金融机构的「肥咖」(FATCA)申报系统将正式启动,该法要求外国银行向美国国税局举报海外帐户超过5万美元的美国民众,国税局估计将有更多大鱼落网。美国约有600 万人在国外定居和工作,却只有不到100万人向美国申报普通税表。国税局估计这些纳税人逃漏税在400亿至1230 亿美元之间。随着近年来「弃籍」申请的暴增(2013年获准3000人,是2012年的3倍),财政部高级官员重申「弃籍」(弃卡)的前提之一是海外资产资讯透明及准确申报,绝不让他们漏网。

六、借慈善名义的行骗(Charitable Organization Impersonation)。骗徒假借报税人名义在社区活动中心及教堂散布广告传单,蛊惑民众虚报退税申请而无需提供相关法律税务文件。例如,子女并未就读大学,欲申报8863表以骗取每个子女1000元的退税。

七、谎报不实收入以骗取低收入补助及儿童退税 (False Income, Expense, or Exemptions)。国税局去年来要求低收入者须提供子女学校就读或医生证明,自雇业者(无1099者)需提供银行报告或雇主证明。发现一份不完全的8867表,国税局将对报税协助人处以500元罚款(非故意疏忽)。如果是策划假报,国税局将处以巨额罚款,甚至将其送进监狱。

八、假冒银行1099-OID(Original Issue Discount)虚假扣税(Withholding Tax)以骗取退税。现举例如下:A 於五年前在HSBC(汇丰银行)投资5万元OID,5年来获利息约4050 元,2013年OID期满兑现获资本利得5000元。A 谎称汇丰银行替其预扣税2000元,意欲浑水摸鱼。

类似的把戏还包括假冒申报合格小公司(Qualified Small Business)股票期权资本利得豁免,以骗取预扣税。例如B於2013年申报2439表(Notice to Shareholder of Undistributed Long-Term Capital Gain)100万资本利得,由於合格小公司可获高达60%资本利得豁免(IRC Section 1202),所以B冒充公司预扣税16万8000元(60 万X28%)以骗取退税。

九、假冒W-2C(Corrected),篡改降低原W-2中的工资额以骗取退税。例如C於2013年接获W-2含工资8万5000元,联邦扣税1万7000元,州扣税5100���。C谎报W-2C,将工资额改为0,骗取联邦和州预扣税。

十、伪造K-1,冒充小公司(1120S)股东或合夥人(1065 )申报K-1亏损以骗取退税。例如D是1120C的股东,未经国税局批准,D於2013年申报1120S的K-1亏损1万5000元,以骗取个人退税。国税局现与各州「公司注册资料库」(Entity Database)联网,核实发放K-1小公司或合夥人的真伪,能及时戳穿骗局。

十一,假借成立「信托」(Trust)以转移或隐瞒收入,行逃税之实。例如E於2013年成立两家「家庭信托」组织,把自己和太太共有的两栋物业(一栋为商业一栋为民宅)转为子女名下的「爱心信托」,以子女受益而隐瞒收人。国税局近年来对信托实体(包括非营利机构)已加强稽查力度。

十二、编织不实理由(如意外亏损)以冲销欠税。例如F 於2011年欠国税局个人税超过两万元,2012年谎称「珊迪」风灾意外损失20万元,并将20万亏损带回2011年以抵销欠税并骗取退税。

尚未纳入「常骗」12招之中的,还包括佯装欧氏健保组织的工作人员,向申请人及已参加联邦健康保险(Medicare )的老人骗取个人资讯。由於欧氏健保计划迄今尚未完善(第一波登记截止日2014年3月31日),许多申请人难以完成网上作业或电话登记程序,听到有健保组织「上门」登记喜不胜收,遂中招受骗。财政部督察长乔治(Russell George)把愈演愈烈的个人资讯盗窃及退税诈骗比喻为「一场越来越严重的流行病」,呼吁必须像反恐怖袭击一样防个人资讯盗窃,不给骗子以任何可乘之机。

自2011年以来,国税局共打击了1460万起可疑报税,拦截了超过500亿元的虚假退税。为打击身份盗窃,国税局去年以来已抽调3000多员工防止退税诈骗,调查身份盗窃相关问题,并协助受害的纳税人。自2013年以来,国税局已发出超过20万IPPIN(Identity Protection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即给社会安全号码遭窃的报税人颁发「保护密码」,以识别真假纳税人。

与此同时,国税局和各州府去年夏天以来实施铁腕催税政策,对欠税超过5万元的美国公民,将由国税局通知国务院吊销美国公民护照。退税资讯盗窃(Tax Related Identity Theft)将被定为重罪(Felony),最高可处罚款25万元与5年监禁。纽约州自去年8月州长葛谟签署从严治税法案以来,对欠税超过1万元以上的1万7700名持有驾照纳税人进行了「追踪」,迫使其中的8800人「就范」,上缴欠税或与州府达成付款协议,而其余的8900名持驾照纳税人则被吊销驾照(每天仍可往返工作单位与住家)。纽约州半年来已回收5600万拖欠税款,比原先设定的4200 万目标超出34%。(作者为注册会计师)


来源:worldjournal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开微信,使用 “扫描QR Code”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亲爱的商家负责人:贵公司需要新闻发布的平台吗?华人工商新闻网为您提供24小时的中英文讯息平台,无论是新品上市的促销快讯、社区活动、消费情报、专栏写作...都欢迎您与我们联系。请电(626)280-8588,获得更完整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