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投资学之父马柯维兹(H. Markowitz)在1952年使用二次多元规划的数学模式去选择最佳投资组合以来,不知多少学术界和金融业人士孜孜不倦在寻找股市的致富之道。其中包括六位诺贝尔奖得主和来自物理、数学、电脑专业的精英,冀望能一夜致富名扬天下,但至今仍无人找到股市必胜之术。
去年的诺奖得主法马(E. Fama)教授的贡献是所谓的有效市场学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药厂X 的新药被食品药物管理局核准了,这个消息马上传到华尔街,X股价瞬时上涨,除非有内幕消息否则无利可图。根据今年金钱杂志的报导,使用1964年至2012年的股市资料,再取100次模拟的平均值,用猴子掷飞镖来选股票,每年报酬率可达到11.3%,与标普500指数基金11.6%相去无几。
法马教授的学生布施(D. Booth)得其真传,在1970年代就开创指数基金:每种股票都买一点。他现在是维度基金(Dimensional Fund)的执行长之一,也是小公司指数基金的主持人。布施认为请经理人选股票或买互助基金是不划算的,因为在扣除佣金后占不到便宜,不如去买一些费用低的指数基金(IF,有些费用只有0.04%)或交易基金(ETF)。总之,用数理或经济模式去选个别股票已成过去式,而指数基金或交易基金却风生水起。
但如何选择基金呢?标普五百青睐大公司的股票(加权较重),但布施提倡买小公司的股票基金如US Core Equity I,市值小但营运好,且价格相对便宜,包括不同行业的股票。他的基金收费是资产额的0.19%,虽然大於0.04%但却小於一般股票基金1.4%甚多。他的小公司基金报酬率从1981开始达到12.5%,比标普五百11.6%高0.9%。虽然费用高0.15%,但收益率多0.9%,显然划算。但是布施的基金一般人是买不到的,要经过金融顾问(一般只服务富人)才行。金钱杂志建议以可考虑购买注重小公司的Vanguard Small Cap Value ETF(VBR)或大小公司都有的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VTI)。
维度基金成功之处在於优先挑优质的小公司,因为大公司如谷歌刚开始时大家一窝蜂地买,已有泡沫在内。所以反向投资者如布施的维度、许杰逊的Resource Affiliate必有可观之处。维度最近找的准则是公司利润资产比率,因为一旦「买小公司」机密外泄,大家跟进,股价就上升就无利可图了。
拥有资金四兆美元的黑岩(BlackRock)是美国最大的资金管理公司。黑岩把顾客分成主动型(大贝他值)和被动型(小贝他值)。被动型顾客不愿意接受太大风险,所以选择低风险、高红利的电力公司,如iShares MSCI USA Minimum Volatility。这个基金过去十年的年收益率也有8.2%,胜过同期的标普五百,但收费只有资产的0.15%。读者的退休投资宜找指数基金,网上操作费用便宜,而不要多买市值大的公司。
最后一个投资基金是麻省理工学院金融系的罗安得鲁(Andrew Lo)主持的Natixis ASG Tactical US Market Fund。罗教授与麦金利教授在金融学上研究股价的动态名闻遐尔,对传统股价随机行为提出挑战。他的理论是适应市场假说(Adaptive Market Hypothesis):动物在生死间一定能发展出一些准则。罗教授主张型态认定(pattern recognition),但他认为在熊市时咬紧牙关以渡风暴并不定是最好的策略。他的基金不只是股市,还有期货市场。在股市看好时,资金可以从期货市场转进,在熊市时要预测投资者逃离股市的时间以减少风险。他的基金较前面几个基金更为复杂,收费为1.4%,以后在基金扩大后当可下降,不可等闲视之。
长期来看,华人的退休投资或可以选便宜的基金较好。以上的基金各有它们的优缺点,但我们要记得量子力学中的实验:随着观查者不同,同样实验结果也可能不同。股市赚钱的窍门一旦外泄后就失灵,宜打铁趁热才是。
资料来源:worldjournal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