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华人工商电话簿》全面发行! 免费领取 + 商家入驻 + AI行销升级

理财之道系於金钱观

来源:萧良序 时间:01/02/2014 浏览: 5502

这麽些年来我在这里讨论怎麽赚钱、滚钱、用钱、省钱、守钱,因为社会上太多人都有钱的烦恼,需要帮助。但所有的这些技术性的东西加起来只是成功人生理财的一半;另外一半,取决於钱和生活的哲学。

我刚入投资行业的时候参加公司培训,老师谈到一个概念:「需求背后的需求」 (Need behind the need),意思是说投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需要某些产品或服务,实际上那只是看到表面而联想到的需求,只要查看更深一层的需求,便会发现它指向其他产品或服务。

这个概念主要是要教导投资顾问不能乱卖东西给客户,也不应一味投客户所好,而是应该帮助每位客户找出真正的财务需求,引导投资人采取最佳的策略。但我发现它也能应用到人生的财务哲学。

你想过「为甚麽需要钱」这个看似不言而喻的问题吗?为钱而烦恼的人不妨思考一下,「需要钱」的背后,自己真正的需求是甚麽?是要更大的房子?要教育小孩?要作慈善?

是的,在今日的物质社会,食衣住行要钱,教育子女要钱,待人接物送往迎来通通要花钱,没钱似乎过不了日子。不过与此同时,有钱也都不能消停;有了钱还想再更有钱,因为钱已经变成社会衡量成就和互相攀比的标尺,不进则退。君不见,连财富榜上那些人也都还在上班。

现代生活有一定的公式;必须买房买车,必须有手机有电脑,必须送孩子去学这学那,必须每年度一次假,别人有的似乎自己也得有。以往比较纯真的年代,生活的目的是要居家过日子,现在,生活更像是一场跟别人的竞赛。赚大钱的受到英雄式的对待,没钱的压力可以逼人跳楼烧炭。

而人们多数默认接受了这个生活公式的合理性,按照规则走,被牢牢圈在它的框架内;这是一个用钱堆砌出来的生活方式,需要高产出来支撑高消费;难怪很多人有钱的问题。

我可不这麽默认。不是我不卖力工作,也不是我想造反;大概是我见过够多的不快乐的有钱人,我知道钱的需求的背后,是要让自己开心快乐。人生没有快乐,有钱都没意义。

在一个以快乐为尺标的世界,情况有一些不同:越快乐的人才是越成功,越是英雄。我不会天真的说在那个世界钱不重要-基本食衣住行供应都没有绝对快乐不起来-但是在基本供应满足之后,很多做法和问题的解决之道也开始会有不同,会有更多选择。盲目的追求金钱绝不是必然。

在一个以快乐为尺标的世界,除了衣食无虑,除了物质的享受,人们也追求的是亲人朋友的相聚,身体健康,自我时间,个人嗜好等等;这里面有些东西有钱都买不到;也有些东西不用钱都可以获得。人们想要避免病痛,紧张压力,人与人之间的纠纷等等,这里面有些东西有钱都躲不了;也有些东西没钱都可以达到。

富豪们可以购买数十亩、上百亩的土地,把后院改造成小山流水,确实是一种享受;我周末到郊野公园上山下海,天地彷佛都属於我,我觉得用极小的代价就取得了等同甚至更多的快乐;钱根本不是问题。

在一个以快乐为尺标的世界,富人家庭所能享受的天伦之乐,跟穷人家庭的天伦之乐是一样的。甚至贫与富的概念可能被颠覆。

我常常在想,如果苹果公司创办人乔布斯性格随和点,不要把世界看得那麽非黑即白,不要对事业投入那麽多精力,赚到第N桶金之后就急流勇退,多花时间和家人好好相处,享受生活,他应该是可以多活几年的。这样的人生是不是比辉煌而短暂更好呢?

如果让我选择活他的人生,我是不干的。说得明白一点,我认为很多普通人都赢过了乔布斯-在一个以快乐为尺标的世界里。

这就是我所说的哲学。我不敢说我的哲学观一定正确,但我可以笃定的说,适当的钱的哲学观,能使理财道路更加平坦。或许有些人要笑我是精神胜利;但思维上的开窍又真能带来实质上的差别。

这算是理财世界无穷变化的一部分吧;个中的奥妙就留给读者们去琢磨。 

资料来源:worldjournal

图片翻���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开微信,使用 “扫描QR Code”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亲爱的商家负责人:贵公司需要新闻发布的平台吗?华人工商新闻网为您提供24小时的中英文讯息平台,无论是新品上市的促销快讯、社区活动、消费情报、专栏写作...都欢迎您与我们联系。请电(626)280-8588,获得更完整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