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事投资的时候,有一项因子掌握在投资人手里,即「投资成本」。然而,许多透过401(k)计画投资的上班族,却完全忽略这项真理。他们支付昂贵的价格与费用,追逐积极管理的共同基金,最终不但难以取决理想回报,甚至有可能表现不如大盘。
富比世杂志报导,拜金融界创新与简单算数原理之赐,投资人可以简单方式取得更好的成绩,甚至有机会让报酬翻倍。旧金山Main Management公司执行长亚瑟(Kim Arthur)表示,秘诀就是投资於管理式的指数股票型基金(managed ETF)。
指数股票型基金(ETFs)是购买一篮子指数成分股,以力求达到跟该指数相同的收益水平,跟市场同步成长。这种基金属被动管理,收费低廉,且交易方式跟股票一致,近年来颇受投资人欢迎。管理式的指数基金则进一步融入积极管理的元素,由经理人选购多档ETF ,形成一个投资组合。
亚瑟指出,即使融入管理元素,管理式ETF的收费仍远低於一般共同基金。以资产额1000 万元内的401(k)计画而言,每档基金平均收费约1%,即上班族每投资1万元,就得缴交100元费用,而他们实际上仍是自己帮自己管理资产。
相较之下,管理式ETF的经理人能透过积极选择,建构几组分散於不同资产类别,且具有年龄针对性的基金组合。这些ETF基金本身的平均收费可能仅为0.3%,若再加上经理人收费0.5%,总共也只是0.8%,即每投资1万元需缴交80元费用。
就目前而言,提供管理式ETF的401(k)计画仍在少数,但因为这种工具能降低费用,同时又有助提升基金绩效,近来逐渐受到欢迎。
雇主可为员工降低投资费用的另一种方法,是直接提供ETF或指数基金(index fund)。这两类基金的管理费用一般很低,譬如先锋的S&P 500 ETF(VOO)投资於全美大型股票,每年管理费仅0.05%。
不过,如果401(k)计画里只提供被动的ETF,基於每档ETF涵盖产业各不相同,投资人仍得多做功课,才能挑选出适合自己年龄与目标的ETF。(记者范咏轩)
资料来源:worldjournal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