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慎防诈欺盗刷

时间:12/05/2013 浏览: 3354

假日期间是不肖窃盗分子最容易趁火打劫的时候,许多人除了信用卡遭盗刷,还经常碰到身分诈欺等问题;专门追踪消费者申诉案件的网站Consumer Sentinel Network数据显示,联邦交易委员会(FTC)2012年接获的申诉案中,高达七成是诈欺和身分盗窃。

该如何预防呢?

首先,时时查看信用报告。不妨注册使用信用监督服务,这类服务会每天查看信用报告的变化,一旦出现特别明显的纪录会随即发出通知,明显纪录包括以您的名字开设新帐户,您接获通知后,发现开户者根本不是您本人,就可立即处理、降低损失。

信用监督服务内容有多有少,诸如遇到未授权交易时会保护信用的诈欺警告(fraud alerts)、确保不会有任何人用您的名字开立帐户的安全冻结(security freezes)等,有些免费、有些要付费,端视服务内容多寡。

其次,线上或到实体店面购物,都要格外谨慎。网上购物时,可根据商店网址初步判断是否安全,通常,安全网址的开头应该是「https://」,有这个开头,表示只有刷卡人和店家双方可经手处理您的个人资料;此外,避免在连结到公共无线区域网路WiFi时查看银行和信用卡帐户。至於在店内购物,尽可能使用信用卡.少用现金或销帐卡,因为万一出现诈欺或者被盗用等事情,信用卡交易最容易因申诉而取消。

第三,经常查看交易明细资料。购物结束、回到家里之后,务必利用家里的安全WiFi网路连结上网,查查信用卡交易明细是否正确无误,一旦发现有不寻常的纪录,便可立即申请止付,通常信用卡公司都愿意配合。假如持有好几张信用卡,不妨利用网站如Credit Karma,、Mint或者Manilla,一口气同时查看各张信用卡交易明细。

最后,记得查看免费的信用报告。每隔12个月,人人都有权向三大信用报告机构各申请一份免费的信用报告;专家建议,趁着新年度开始,先向其中一个机构申请,之后每隔四个月再向其他机构申请,这样便可经常追踪信用状况。

就算您短期内不打算申办房贷或者信用卡,仍应该妥善保护自己的信用状况,如果出问题而不及时解决,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资料来源:worldjournal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开微信,使用 “扫描QR Code”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亲爱的商家负责人:贵公司需要新闻发布的平台吗?华人工商新闻网为您提供24小时的中英文讯息平台,无论是新品上市的促销快讯、社区活动、消费情报、专栏写作...都欢迎您与我们联系。请电(626)280-8588,获得更完整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