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伤不起的失财六事家庭住宅险不可小看

时间:11/21/2013 浏览: 4779

防止家庭财富的流失是一个大学问,只不过在人们更多关注投资收益的时候,对防止家庭财富流失无意识做得多,而系统考虑得相对较少。 美国人总结出需要防止失财的六件事,虽然有些情形与中国民众接触到的情况有所不同,但它所显示的观念也可能会触类旁通。

如何避免失财也是家庭理财要义

美国有首歌唱道:“如果我一无所有,我会什麽也不在乎。”正可谓无产者失去的是锁链,迎来的是自由。 但对於当下的民众而言,一无所有不是好事,而且也不大可能一无所有。 在一个社会,不可能人人都是富人,也不可能人人都是穷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家底。 根据美联储的统计,2012年底,美国家庭平均的财富是539560美元。 人的一生在生存的基础上就是不断地攒家底,这是一个积聚财富的过程。

家庭理财很重要,而人们心目中的理财经往往是如何获得更多的收入,如何进行投资,如何省吃俭用,这些都是家庭理财的基本概念。 但对於很多家庭而言,却有一个基本的概念被忽视,那就是如何避免失财。 在很多情况下,如果不注意,10万美元的财产可能会瞬间烟飞灰灭,而10万美元的财富却不是一年半载就能积累起来的。

防止家庭财富的流失其实也是一个大学问,也是家庭理财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只不过在人们更多关注投资收益的时候,对防止家庭财富流失无意识做得多,而系统考虑得相对较少。 比如,当人们接近退休年龄时,聪明的投资人会改变投资组合,会将风险大的投资转向风险较小的政府债券或是银行储蓄存款,这实际上是一种下意识地避免财富流失的做法。

人们常说居家过日子,不怕穷就怕算计不到。 有些事情算计不到真的会失财。 下面我们举出美国家庭常遇到的6种容易失财的状况,虽然某些情形与中国民众接触到的情况有所不同,但它所显示的观念也可能会触类旁通。

一、家庭住宅保险不可小看

住宅是家庭的最基本要素,中国民众特别是在大城市生活的人会感叹房价越来越高。 如果没有房子的人要有个家,现在的成本会很高。 但对於已经有房,特别是付清贷款或一次性买房的人来说,这住宅就是家庭的巨大财富。 北京人会很自豪地说,卖了家中的厕所可以在美国买个别墅。

有了自己的住宅是好事,但住房的保险买得够足吗? 这个问题好像在乎的人不多。 当自然灾害如火灾、水灾、地震或是飓风等发生时,住房保险主要关乎到对住宅造成的损害赔偿问题,在这点上,美国家庭其实也是考虑不太周全的。

统计数据显示,美国60%家庭的住宅保险无法弥补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在2005年卡特琳娜飓风袭击美国时,有35万幢民宅遭到摧毁,而保险公司为住宅受损家庭平均支付的赔偿金只有97028美元。  2007年加州圣地亚哥发生火灾,烧毁的民宅有1500幢,保险公司支付的赔偿金平均每户为71875美元。

上述两项灾难造成的住房损失,按照保险公司的赔偿金额来看,根本无法弥补住宅的损失。 圣地亚哥遭受火宅的家庭一年后只有9%可以重建住宅,余下的家庭要20万至30万美元才能重建家园。 为何买了保险却不能获得足够的赔偿,这里的关键是保险额度不高,保险公司在赔偿上自然只能按照保险额度来理赔。

建立有效的住宅保险是家庭防止财富流失的一个重要手段,特别是在保险额度上最好做到在灾害造成损失时能够弥补全部的损失。 实际上有时花小钱可以有大收获,有的时候保费增加百儿八十美元,赔偿金额就有可能增加10万美元。 灾​​害保险的大敌是民众的一种侥幸心理。

例如美国加州的两大城市洛杉矶和旧金山是地震多发地区,但民众买地震险的比例不是很高。 地震险属於单独的住宅保险,保费较高,因为大地震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可能发生一次,因此不少民众宁肯冒险也不喜欢多花钱来避险。 由於一般的住宅险不包括地震造成的损失,一旦发生大地震而又没有地震险,住宅的损失能获得的赔偿会较少,基本上无力重建。

 

来源: 理财周刊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开微信,使用 “扫描QR Code”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亲爱的商家负责人:贵公司需要新闻发布的平台吗?华人工商新闻网为您提供24小时的中英文讯息平台,无论是新品上市的促销快讯、社区活动、消费情报、专栏写作...都欢迎您与我们联系。请电(626)280-8588,获得更完整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