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投资理财的四要诀

时间:11/08/2013 浏览: 8220

对退休老人来说,投资理财既是一种需求也是一种时尚。但退休老人进入晚年的年龄状况和相对有限的工资收入,决定了他们是一个抗风险能力较弱、相对保守稳健的投资群体。如何既能让资产保值增值,同时又能保证生活的充实和思想的愉悦?

专家认为,退休老人理财,应优先考虑投资安全,防范风险,以稳妥收益为主。

一般地,投资收益大的其风险也大。退休老人积攒几个钱实在很不容易,而当前吃、穿、住、行、医等的开支也较大,很难经受住投资上的大额亏损。所以要特别注意投资的安全性,切不可思富心切乱投资。绝大多数的老年家庭应主要投资于存款、国债、货币型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低风险品种,切忌好高骛远。

当然,在身体条件较好、经济较宽裕,并具有一定金融投资理财知识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前提下,退休老人,如文中的赵老师和张先生,也不妨适度进行买卖股票等“安全投资+风险投资”的组合式投资,切不可把急用钱用于风险投资。这主要包括,家庭日常生活开支、借来的钱、医疗费、购房款、子女婚嫁必需用款、送终等的必要费用开销。

老年人的正确理财观念记住四字秘诀:稳+活+巧+选!

“稳”字当头

大多数中老年人不再有固定的新增收入,而且需要应付日常生活及保健医疗等开支,费用支出会逐年增加。中老年人承受风险的能力也不如年轻人强,因此,进行投资理财时,应优先考虑本金的安全,在能防范风险的情况下,再去追求更高的收益。

在投资学中,有一个有名的资产配置法则“100法则”。它被用于确认投资产品中的风险资产比例,即一个人可以投资风险程度较高产品的比率等于100减去自己的年龄。对一个30岁的投资者而言,投资组合中70%可以是风险资产;但若是一个70岁的投资者,风险资产比重就至多只能30%。这个法则比较形象地阐述了中老年人理财安全为上的原则。一般来说,风险程度较高的资产包括股票、股票型基金、投连险、黄金、外汇及其他特殊投资项目,风险程度较低的资产包括储蓄存款、国债、银行理财产品等,中老年人在投资时可以进行适当配置。

“活”为要务

中老年人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较差,因此,对于理财的流动性要求非常高。有不少老年人看到银行的利率表显示存款期限越长、利息越高,便将自己所有的钱都存成了三年期和五年期的定期存款,一旦突然生病住院,急需用钱,从银行将钱取出来时,由于存款期限没到,只能按照活期利率结算,这样就损失了很多利息收入。

面对这样的情况,理财专家提醒:首先,应预留三至六个月的生活开支,放在活期存款或者可以随时支取的理财产品上,以备生活上的不时之需。其次,投资期限主要以三个月至一年为宜,以保证资产的稳定流动。再者,如大额购买长期产品,应问清楚是否有提前支取或者质押贷款的可能及相关手续。

“巧”是关键

大多数中老年人喜欢存定期存款,对高利率的三至五年的中长期定期存款尤为热衷,但流动性差的特点又让他们无所适从。举个例子,如果拿3万元做一笔三年期的定期存款,资金一下子就被冻结了三年,如果提前支取,便损失了利息。

殊不知,这其中也有窍门可循。换个方法,将3万元三等分,每隔一年存1万元,都做三年期定期存款,这样,接下来的每年都有1万元到期,如有需要,可以使用,不需要则可再转存三年,周而复始,既保持了一定的流动性,同时,享受的利率仍旧是三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高收益也得到了有效的保证。其实,这个方法不仅可以用在定期存款上,也可应用在各类有固定期限的投资产品上,能解决多数固定期限产品不可提前支取的尴尬困境。

“选”是根本

理财产品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之分,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之别。欲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需要对自己的家庭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有所了解,切忌偏听偏信高收益的产品,或盲目跟风,而应选择自己熟悉的、市面上常见的、投资标的喜闻乐见的产品进���投资。

中老年人在做投资决策时,一定要注意比较不同产品之间的差异,比如,购买理财产品,可以选择保本型的产品,买得更安心;购买保险产品,可选择期限相对较短且资金领取方式更为灵活的万能险,一般有最低保底收益,满足自己稳中求胜的要求;至于基金类产品,中老年人可选择风险相对较小的货币基金,在动荡的市场环境下,进可攻,退可守。


资料来源:86722理财网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开微信,使用 “扫描QR Code”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亲爱的商家负责人:贵公司需要新闻发布的平台吗?华人工商新闻网为您提供24小时的中英文讯息平台,无论是新品上市的促销快讯、社区活动、消费情报、专栏写作...都欢迎您与我们联系。请电(626)280-8588,获得更完整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