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在景气不佳时期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找到一份理想工作,有能力自己支付租金与偿还学生贷款,可能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许多千禧世代(或称回力镖世代)的年轻人,皆因无力自给而选择搬回家跟父母同住。
不少年轻人虽在外租屋而住,但或因找不到理想工作、就读研究所或从事无薪实习工作,依然接受双亲的资金援助。
由全美财务教育基金赞助的一份Harris Interactive民调显示,2011年全美有近六成父母,仍为已从大学毕业的成年子女提供财务援助。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指出,部分父母可能视协助成年子女为一项义务,但他们每年支援金额若超过1万4000元,可能得从税务角度预作规划。
德拉瓦州财富管理公司Lau Associates资深顾问彼得森说,「很多父母认为,子女有难,自己理应资助他们。但父母资助的金额若达一定规模,可能会被国税局视为赠与类别」。
伊利诺州Piershale金融集团总裁皮尔萧也说,「你的孩子是否搬回家住或在家里吃饭,不致引发国税局关注。但假使你给了他们一大笔钱,国税局会感兴趣」。
依法令规定,个人每年可赠款给任何人,但每人受赠金额不能超过1万4000元,否则就会面临赠与税金。举例而言,已婚夫妇可同时赠款给一名子女,两人合计可给2万8000元,但单亲或单身者想赠款给特定人士,每年最多只能给1万4000元。
另外,国税局也提供525万元的终生赠与免税额度,个人在一生当中可分批赠与,抑或以遗产形式一次转赠。对多数人而言,即使对特定人士每年赠与超过1万4000元,必须提交国税局709表格,但也会因为未满终生赠与免税额度,而不致被课联邦赠与税金。
不过,假使你不幸被国税局查税,且被查到给出超额赠款而没有申报,可能引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
举例来说,当你的家族事业被国税局查税,跟该事业有关的个人可能都会受到牵连。宾州萨斯奇哈那大学会计学教授戴维斯说,「国税局若发现儿子收到老爸给的2万5000元支票,可能会想知道细节」。
他指出,父母若跟子女有雇佣关系,可以按子女工作时数给予合理薪资,父母当然也可以为年幼孩子安排家务,并给予适当金额作为奖励。不过,只要牵涉的金额超过一定水平,可能就会触发国税局警铃。
除了直接给予金钱,父母也可以透过其他方式给予协助。譬如,父母可直接为子女支付医疗费用或医疗保险的保费,且不必申报赠与税。
学费也是免课联邦赠与税金的项目,因此父母也可以为子女支付进修学费,但必须留意的是,该笔金额需由父母直接付给学校,而不能把钱给子女再由他们支付。
有些富裕的祖父母也透过这种方式赠款给孙儿,从而避免超过525万元上限的遗产被课税金。
在某些情况之下,父母也可以藉由为成年子女支付学费,将子女继续申报为被抚养人,以享受美国机会减税优惠(American Opportunity Tax Credit)等教育税务优惠。
不过,并非所有在学的成年人都可被父母申报为被抚养人。譬如,一名已婚且跟配偶共同报税的半职学生,2013年年收入超过3900元,就不能再被申报为被抚养人。
另外,父母赠款给子女的时候,也应留意赠与跟遗产税的规定因州而异。彼得森建议,个人在预作这方面规划的时候,可向州内专业人士寻求谘询。「现在仍有部分州的州遗产税上限仅60万元,做规划时得同时考虑联邦与州的规定。」
资料来源:worldjournal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