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新周刊」(US News and World Report)2014年美国最佳大学排行榜上周出炉,普林斯顿大学超越哈佛大学位居榜首,不少人表示费解。哈佛大学被公认为全美甚至全球最佳大学,录取率也远远低於其他长春藤名校。但「美新周刊」负责大学排名的Robert Morse指出,这种结果是受排名方法调整所致,新的排名方法更重视「大学产出」,招生的竞争力所占比重降低。
最新全国性大学的排名中,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分列前三,而去年的排名榜上,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并列榜首。今年进入全美最佳全国性大学前十名的其他大学分别为哥伦比亚大学、史丹福大学、芝加哥大学、杜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宾州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
该排行榜通过对美国近1800所学校数据分析得出,评选标准包括学费、毕业率、声望和班级规模等。「美新周刊」大学排名一向是学子和家长择校的重要参考指标。
Morse指出,今年排名方法做出显着改变,学校「投入因素」(input factors)所占比重降低,而加重学生所受教育成果的比重,即更重视大学的「产出」。
具体来说,大学排名因素调整最明显的是高中生排名权重降低。Morse说,从「美新周刊」蒐集的数据来看,越来越少高中在成绩单上标注毕业生的班级排名,因此大学招收排名数一数二学生的比例不及10年前、甚至5年前那样重要。全美大学招生顾问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ollege Admission Counseling)去年报告也显示,自1993年以来,班级排名在大学招生中的重要性大幅下滑。有鉴於此,「美新周刊」大学排名也降低这一指标的比重,从40%调降至25%,而将SAT和ACT标准考试成绩的比重从50%提高至65%。
与此同时,大学招生的竞争力所占比重整体下调,从15%降至12.5%。如此一来,学生班级排名在大学整体排名中的有效权重从6%减至3.125%。
另一方面,排名增加毕业率等「大学产出」因素的权重,这一调整反映在所有类型的大学排名中。毕业率的考量,基於大学预期毕业率与其实际毕业率的差距,毕业率高於预期的大学,排名更占优势。而这一因素占整体排名的权重为7.5%。
排名因素做出明显改变的还包括:区域性大学同类学院评比比重从25%降至22.5%;全国大学和全国性文理学院毕业率和保持率(retention rate)比重从20%提升至22.5%。保持率指得是不转学、不辍学的学生的比例。
Morse指出,因为做出上述调整,今年大学排名与往年相比出现明显变化。但在最佳全国性大学前十名中,史丹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并列第五,杜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宾州大学三所大学并列第七。今年排名最高的公立学校是柏克莱加大,最佳文理学院排名与去年相同,威廉斯学院排名第一。
资料来源: 世界新闻网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