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蚊症可由它发生的原因来判定,大略可分为下列三种:
1、 玻璃体液化:
大部份的飞蚊症都是属於这一种,根据统计年龄20到29岁者,有15%发生玻璃体液化,而70岁以上者,液化则超过70%。正常的玻璃体有如鸡蛋的蛋白,是透明的胶质,但玻璃体的胶质会因为年龄增长或近视度数高而加速液化,使得少数的玻璃体纤维脱离原先位置,漂浮在玻璃体腔中,当眼睛注视时,光线就会把这些纤维的影像投射到视网膜上形成漂浮不定的影像。其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点状或线状。因为这类病人乃属於较为正常良性的变化,因此建议长期观察。
2、视网膜出血:
是属於周边性视网膜变性造成,在高度近视或家族遗传者较易发生,发生视网膜裂孔的同时可能波及到旁边的血管,造成血管的破裂流血,因此在玻璃体中造成点状或大片黑影出现。甚至会造成后续变化引起视网膜剥离。另外在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也是属於高危险群。另外如有施行过眼科手术者亦须小心追踪。如果有裂孔者可能需要雷射或冷冻治疗,有视网膜剥离者就需要接受视网膜手术。
3、眼内发炎:
因视网膜血管或眼内其他组织发炎而引发玻璃体发炎,有大量的白血球渗出於玻璃体中,此类粒状浮游物也会造成飞蚊症,此症状发生时,经常是一大片且非常浓厚的黑影而严重影响视力。
哪种人较容易罹患飞蚊症?
1、由於眼睛的老化,常发生於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2、高度近视患者。
3、有家族遗传者。
4、动过眼睛手术,如白内障。
5、接受过「雅各雷射」手术者。
6、眼内发炎或视网膜血管病变患者。
飞蚊症与视网膜剥离的分辨?
百分之八十的飞蚊症是因为玻璃体液化引起。若发生后其形状与数目未明显改变,仅於向上看光亮处或眼睛疲劳时,会看见小块黑影於眼前晃动,是无害的。但如果飞蚊在出现时,呈现多量或大片,且短时间内黑影不断增加或眼前有异常的阵阵闪光,就表示玻璃体异常混浊及纤维化,并牵扯视网膜。可能合并视网膜剥离,血管病变性玻璃体出血现象,必须立刻找眼科医师检查,做必要的预防或治疗。此外,在高度近视族群,液化后残留的玻璃体纤维也可能会与周边视网膜紧密连黏。如过度牵扯后会将视网膜造成新的裂孔,而引起视网膜剥离,损害视力。上述此种飞蚊症病患约百分之六至百分之十会引起视网膜剥离。
有飞蚊症时,如何预防或治疗视网膜剥离?
1、 散大瞳孔,做全视网膜检查:
若有较严重的飞蚊症现象,应散瞳做眼底镜视网膜检查,看是否有玻璃体与视网膜产生牵扯,或是视网膜裂孔和剥离。
2、雷射光凝固治疗:
若有视网膜裂孔或局部剥离,可以眼科雷射光修补裂孔及剥离的视网膜,防止病灶继续扩大。
3、 视网膜手术治疗:
大部份的病患接受雷射后,即可避免视网膜继续剥离,但如果拉扯严重或裂孔剥离修补不易或剥离范围仍在增加并影响视力,则需立刻以视网膜手术治疗。
4、 定期检查:
飞蚊症现象加剧时,应立刻散瞳做眼底镜检查,若接受雷射光凝固治疗,则需每3~6个月追踪检查,而视网膜手术治疗后,则需每2~3个月定期检查。
绝大部分的飞蚊症是年纪老化的一种现象,也常发生於近视患者,若无明显变化时可不必理会,但若突然发现飞蚊数量剧增或看见类似闪电光时,应立刻找眼科医师检查眼底,及早预防视网膜有无裂孔甚至剥离等问题。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