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发现,规律作息有助提高儿童认知能力,即使孩子上床睡觉时间稍晚,只要保持规律即可。研究显示,每晚同一时间就寝的三岁儿童,到七岁时认知能力测验表现超过同伴。此前的研究多集中於睡眠不足对青少年儿童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的影响。
这项研究发表在「流行病和社区卫生」(Epidemiology & Community Health)网站,研究人员对1万1178名儿童认知能力进行测试,并排除其他影响因素,包括早餐情况以及卧室是否配置电视等。研究发现,只要孩子作息规律,早睡或晚睡对认知能力都没有影响。
研究人员指出,作息不规律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伤害,可能归因於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s) 失调,也有可能是因此导致睡眠不足,从而影响大脑的灵活性和神经发育。从医学上讲,昼夜节律是指生命活动以24小时左右为周期的变动,植物光合作用、睡眠和觉醒、人体生理功能,包括学习与记忆能力、情绪、工作效率等,均显示明显的昼夜节律波动。
睡眠专家往往主要关注儿童睡眠多少,总部位於华府的全国儿童医疗中心睡眠学主任Judith Owens说,此项研究说明,睡眠不足与昼夜节律紊乱都可能导致认知能力受损。
研究发现,近两成的三岁孩童没有定时睡觉,五岁和七岁的孩童作息则明显改善,分别为9.1%和8.2%。研究人员对七岁儿童在数学、阅读和空间能力方面测试,排除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年龄、家庭结构等其他因素,结果发现表现最差的儿童为睡觉过早、过晚或不规律,「三岁、五岁、七岁均未规律作息的儿童,认知能力测验表现最糟,而女生尤其明显。」但研究人员没有解释为何出现这种男女差异。
圣路易大学儿童医疗中心儿童研究主任 Shalini Paruthi指出,通常情况下,幼稚园到八年级的儿童应该睡眠10小时,三、四岁的孩童睡眠时间应保持在11至13小时,包括午休。她建议父母应趁早培养孩子的良好作息习惯,每晚应预留15分钟,让孩子从清醒状态逐渐转入睡眠。而为了保持大脑和人体生物钟协调,暑期和周末睡觉时间最好与平时相差一小时内。
资料来源:世界新闻网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