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房市於2007年大崩盘,经过此次金融海啸的惨重教训后,对於房屋贷款的申请,主流银行的态度已大有改变,过去通行一时的「不查收入」房贷也因此消声匿迹,尽管能够在市场上找到这种贷款,想必利率一定高不可攀。
并非每一位新移民都是携带大量现金进入美国的。升斗小民想买房子就一定要贷款,一般还未有机会建立足够信用。他们所经营的小生意,或从事的工作,很多是以现金交易,因此报税表上无法呈现出真正的收入,在贷款审核严格的环境下,连续几次申请房贷都失败,令他们对买房感到心灰意冷。
为了圆一个美国梦,买房心切却没具有取得贷款条件的新移民,往往在购屋时缺乏警戒,很容易成为不良份子的诈骗目标。许多新移民只能看懂一鳞半爪的英文字,买房时就凭着「信赖」两个字,签约时人家说签那里就签那里,几乎不太过问到底文件内容写什麽。
梁先生与万女士都是属於这一类型的购买者。四年前,他们不约而同的在报纸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内容描述了一项被称为有政府援助的全新每单位5房4浴集合住宅开发计划。这个项目的特色,在於购买者不须经过任何审核就能获得低利率房贷,直接由建商放贷。这种机会也许会令一些人觉得难以置信,却被两位认为是千载难逢。
於是他们在经纪人的陪同下,前往现场考察。她们不仅在现场见到了建商张女士,还遇上了该市前任市长。虽然市长只握了他们的手但没具体与他们交谈,可是,市长对该项目的鼓吹建立了他们对房子的质量的信心。因此,他们就开始谈判价格,可是经纪人在场时,张女士坚决不能够降价,第一回合的谈判没成交,梁先生与万女士只好断羽而归。
过了几天,张女士不经过经纪人,直接至电给梁先生与万女士道,若他们愿意放弃代表权,她可以从省下的佣金再减价,而且增加首付还可以取得更多的折扣。可是,令他们感到疑惑的是,合约书上显示的成交价没显示出丝毫的折扣,但实际上首付加上建商房贷确实反映出买家支付的总金额,关键在於「折扣」(discount)却写成「升级」(upgrade)。张女士解释说,文件早已准备好,她不想再回去做任何修正,反正对买家而言,卖价的确被打了折扣。
梁先生与万女士无法捉摸但始终没怀疑张女士的动机,他们抱着感激的心,非常庆幸能够找到这个机会,何况有「律师」把关,原来万女士是首次购屋者,她误以为代书(Escrow)就是律师,她认为在该处办理手续应该是很安全的。可是,万女士也许不知,屋主将来缴交的地税金是以买进的价格为基础的,意思是说,万女士会因卖价在过户文件上显得过高而每年多缴地税金。
手续顺利办完后,接着梁先生与万女士就搬进房子。不到两个星期,张女士带着一群工人,突然登门造访说,市政府只批准每单位3房2.5浴,房子是经过政府到现场核实后,张女士才偷偷地改造成5房4浴。可是东窗已事发,张女士不得不把房子的布局还原。万女士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坏消息感到哭笑不得,顿然如梦初醒,她知道自己受骗了。
当时万女士非常气愤,坚决拒绝张女士进房动工,两人为此事拉锯了一阵子,最终只好对薄公堂。张女士没书面披露新房子有违章建筑,无可厚非,但她却在状书上写成自己才是诈骗的受害人。张女士状书称,她曾经口头上如实告知所有买家这项目的每一单位的改造,而万女士答应过她,万一将来市政府勒令拆房,万女士愿意承担一切责任,负责还原。万女士则称,张女士一片胡言,竟然「恶人先告状」,她将据理力争,向法院追讨公道。(待续)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