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决策 避免心理因素

时间:08/12/2013 浏览: 6025

你是否长期的面临财务困境?莫名其妙的花太多钱?总是金援你的孙儿却没有得到结果?不愿设立遗产规划?

华尔街日报报导,根据财务顾问与心理治疗师的经验,许多人之所以面临各种财务问题,追根究底都是导因於心理因素。纽约精神治疗医师沃德(Karol Ward)表示,「你的心理会影响你处理金钱的方式」。

该报导整理出下列三种常见影响个人财务决策的心理毛病,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过度消费。沃德曾有一名年轻的女性客户,一直想交男友却因孩提时代受过伤害而难以信任他人。这名女性每晚下班后就逛街打发时间,结果买了一堆她不需要的衣物。

她后来寻求沃德协助,希望摆脱债务与重拾财务自主权。沃德则藉治疗过程让她发现,她对信任他人的恐惧感、自身感到的孤独感,及过度消费的行为其实都息息相关。

沃德分析,过度消费的行为通常跟个人管理负面情绪的能力、错误判断他人对自己的观感,及控制冲动消费的能力有关。「许多过度消费的人都是购买自己并不需要的物品,他们只是『感觉』自己必须买下那些东西。」

沃德表示,客户一旦意识到自己不理性消费的行为,就有希望做出改变。「他们可在结帐前问问自己,『我现在感觉如何?』或『我为什麽想要购买这项物品?』」

芝加哥金融心理学家马丁(Marty Martin)通常建议客户,若当下特别想要花钱,但有意识到自己处於情绪亢奋状态,最好先抑制购物慾望,等冷静下来再做决定。「你可以先试着打坐、祷告或从事其他体能活动,总之先让自己免於处理任何财务决策。」

★无条件金援子女。夏威夷金融心理学家克隆兹(Brad Klontz)指出,许多父母为协助成年子女解决财务困境,反而对自己造成沈重的财务负担。

他举例说,曾有一名75岁的女性客户,为支援52岁的儿子创立事业,在五年内总计给他15万元,但这些钱最终都付诸东流。当她的儿子又朝她要5万元创业,她发现自己虽不愿意却开不了口拒绝,而她自己的财务状况也因长年资助儿子亮起红灯。

南卡州财务规划师布考斯基也说,许多祖父母辈的客户为帮孙儿支付学费或度假开销,背负大笔信用卡债,或甚至花光最后一点的退休积蓄。

克隆兹指出,父母与祖父母长期让孙儿予取予求的习惯,恐令他们难以突然停手。但打破这种恶循环的最重要一点,是了解到这种行为只会助长孙儿的需求,使事态愈来愈糟。

他建议,最好的方式是建立一套退出机制,譬如在六个月内逐步减少金援数目,或尝试透过其他方式提供协助,如安排谘询职涯顾问或心理治疗师。

布考斯基通常建议客户慢慢减少对子女的金援,并在他们找到工作且生活上轨道后完全抽手。「在那之后父母还是可以不定期的给子女送礼,但前提是他们对自己的财务状况负责任。」

★鸵鸟心态。圣地牙哥财务顾问艾迪(Peg Eddy)见过不少深陷财务困境的客户,但它们往往自认事态会自动好转。「有些人似乎认为世界上存在一种『金钱仙女』,会在他们年满65岁后出面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这种鸵鸟心态使他们毫无财务规划,最终在退休后成为子女及家人的负担。许多人也因此没做或没有更新遗产规划,导致家人在他们意外过世后受苦。

路易斯安纳州财务规划师林赛(Lauren Lindsay)表示,许多人不愿正式立一份遗产规划,是因为他们不愿想到死亡,或不愿去想谁应担任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等头痛问题。「但什麽都不做的问题在於,州府将代替你做决定,而他们的决定不见得与你合拍。」

最常见的情况是,州府不会考虑把你的资产捐给慈善机构,也不会知道你不想跟哪些亲戚分享财产。

新墨西哥州财务顾问劳伦斯(Judy Lawrence)则建议客户「面对现实」,根据自己的真实收入来规划一套财务方案,譬如逐步偿还贷款与储蓄退休基金。


资料来源:worldjournal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开微信,使用 “扫描QR Code”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亲爱的商家负责人:贵公司需要新闻发布的平台吗?华人工商新闻网为您提供24小时的中英文讯息平台,无论是新品上市的促销快讯、社区活动、消费情报、专栏写作...都欢迎您与我们联系。请电(626)280-8588,获得更完整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