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至今,最令人兴奋的消息莫过於经济复苏,房巿股巿双双告捷。如果你去年买入房地产及基金型股票,现在应该已经赚得钵满盆满,渡假去了。这个趋势是否还会继续令人怀疑。万一崩盘,不是竹篮捞水一场空吗?
联邦储备银行在年底开始将减缩量化宽松,减少购买国债券(TB)和房押证券(MBS)。直接的影响是国债券和房押证券的价格下跌,国债券利率和房押证券利率扶摇直上。下面举个例子说明。如果批发商减少对稻米的收购,稻米价格必跌,但稻米的收益率(利润除价格)很可能会上升,因为它的价格(分母)较低。今后数年除非有天灾战争,长期利率势必上升。
世界四大经济体系所释出的大量钞票将会在市场再次制造泡沫,在无数次的跌跌涨涨中翻云覆雨。有什麽方法可以减少股价(黄豆)下跌的风险,同时享受它们上升的果实呢?答案是采取简单易用的防卫性卖权(protective put ,简称PP),这个方法是商场上必备的避险策略。
防卫性卖权指的是你买进股票的同时,也买入股票的卖权(put)。假设你买入100股X公司的股票,一股80元而卖权价格是一股3元。你这3元买的是选择权,如果X公司股价在今后3或6个月内任何一天低於或等於77元(或其他价格)时,你有权要求把你的股票以77元的价格卖掉,这77 元叫行权价格(strike price)。假如三个月内股价是77 元,你可行权(exercise)或不行权。股价是76元时可要求用77元价格卖出,这时你的卖权值1元。股价是56元时也可用77元价格卖出,卖权值高升到21元(77-56)。不管股价如何下跌,你至少可以用77元的价格卖出(只损失卖权价格3元)。这卖权可成为防止股价大跌时的定海神针。
如果三个月内任何一天股价高於77元,譬如78元,你不会行权,因为你自己可用78元卖掉,何必要求他人用77元卖呢?如果在78元时,自己卖掉股票就损失了5元:2元股价下跌(80-78)加上3元卖权价格。如果股价是82元,你的损失是1元:股票涨2元但得付卖权价格3元。如果股价是85元,你的利润是2元(85-80-3)。如果股价是89元,你的利润是6元(89-80-3),以此类推。这也就是说,股价愈高,在扣除卖权成本后的利润愈大,你可享受股价上涨的果实(还有少量的交易成本)。
防卫性卖权的好处是股巿崩盘时可以防止大失血,牛市时仍可享受利润,不会因为害怕股价下跌而不买造成遗珠之憾。如果你是一个公司的财务长或高层决策者,一定要知晓这避险的策略。此种策略也可以用在商品巿场上,否则如不小心后果则不堪设想,有时还会被股东控告失职。以下就是一个诉讼的例子。
印第安那州有一间由农夫组成的合作社(Co-op)。该社营业额的90%是以买卖谷物为主。合作社的董事授权经理要对拥有的谷物避险(hedge),以防止谷价大跌时损失惨重。不知什麽缘故,该经理在价值730万的谷物中,只对2万元左右的农作物买了卖权。结果是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的谷贱伤农,合作社成员因此控告董事会成员失职。地方法院也判决董事会失职,这是有名的布兰对罗斯(Brane vs Roth)案例。
防卫性卖权仍然有些缺点。在股价不温不热时,你只是白缴了卖权费用。但是我们正处在历史上的一个非常时期,因为量化宽松所产生钞票满天飞的时代已经来临。股市大起大落势不可免。
华人同胞当谨小慎微地考虑此策略。最好在股价上升时买入卖权,此时卖权价格必然低,因为股价上升时大家都利令智昏,很少人会买入卖权来避险。这正是中国人常讲的居安思危。
资料来源:worldjournal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