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额现金购房,买家牛气哄哄,卖主求之不得。在皇后区长岛市、曼哈坦格林威治村,以及加州好莱坞,现金购房大批量出现。而对於买卖双方来讲,现金交易并非一定是好事。
卖屋换屋 抓紧时间
近来房市景气,不少屋主看准时间有意卖小屋换大屋,也有屋主因子女长大离家、有意卖掉大屋换成迷你居所。拉长卖屋时期可能让屋主获得更好交易,但专家提醒应衡量自身情况,加快或减缓卖屋步调。
如果有意卖掉现住房屋、置换更大的住宅,专家认为「动作愈快愈好」,虽然高端豪宅的房价不如一般民房涨价速度,但些微升值也够呛。如果已经看准欲购买的房屋,与其等待更多买家开高价,不如早些脱手,搬进大宅。
相反的,如果家中子女成人,因工作或结婚分门别户,有意卖大屋换小屋的屋主则不妨放慢脚步。加州南方大学房地产路斯克中心主任格林(Richard Green)指出,低端房屋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大,涨价空间有限,卖大屋换小屋的屋主可以多等待几份开价,再从中挑选理想买主。
许多依靠贷款的买家愿意妥协,房屋有点小问题,比如天花板有可疑水迹、或细节设计不入目,也不多计较。而现金买家时常趾高气昂,或要求卖家在价格上作出让步,或只付一半头款。他们还会指挥卖方自掏腰包,拆掉状况完好的橱柜,或不添费用要求购置新家具,甚至毫不客气地下令现房东立时打包搬走。纽约地产仲介公司Citi Habitats就曾遇到这样一名现金卖主,卖家虽不情愿,但按约立马找到出租房,从住了20年的房屋中搬走。
卖方市场 买家小心
不过,在时下房产库存不多的卖方市场中,全现金买家也没那麽牛气。有的屋主会呛:「都有好几个人全额现金报价了,那又怎样?」
申请贷款需要层层审批,买家要付定金,贷款与房价之比(loan-to-value ratio)须符合要求。过户前,估屋、产权保险和房主保险都需办齐。这些保护银行的措施,也起到保护买家的效果。
现金买家很少找人做房屋估价,却依靠经纪人、或房地产信息网站Trulia或Zillow查询同类房屋的价格。他们不如估屋员那麽仔细比较房屋面积、房间数量、建筑质量等因素。因此,现金买家往往以高於市值的价格购屋,损失不小。
反讽的是,由於估价不准确,或自以为现金可贵,他们亦常因报价比贷款买家低,而在价格战中败下阵来。房地产公司Douglas Elliman的经纪人菲佛(Alan Pfeifer)说,他有一个客户数次现金出手,骄矜非常,但最近他被一个卖家毁掉信心,对方接受了一个需要贷款、但报价更高的买家。
现金买家往往不要求查屋,以为可让卖家高兴,赢得合同。但未经训练的肉眼,会让严重的房屋问题遁形。此外,若不要求卖家投保产权险,则物业是否存在产权纠纷,是否一房多卖,很难确保。而不买房主保险,一旦失火或遇其他天灾人祸,买家只好自认��霉。
资料来源:worldjournal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