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财务资讯网站Bankrate.com最新调查,全美只有24%的人存够了相当於六个月生活费的资金,大约四分之一受访者根本没有可随时应急的储蓄。
储蓄率偏低,消费者本身要负起最大责任,但许多银行的储蓄帐户设有种种限制,也是一大原因,限制包括限定提款次数、潜藏费用、对闲置帐户设限以及利率低到几近於零等等。美国消费联盟伯尔贝克说,如果多一些银行找到推广储蓄帐户的方法,消费者将受惠良多。
美新周刊报导,有些银行已经全力推广储蓄帐户,最普遍的作法是,大银行的顾客只要设定自动转帐到储蓄帐户便可注销费用;自动储蓄是全美国人最有效率的一种存钱方法,这也就是为什麽,定期将钱存入退休帐户等模式能够运作得这麽好。
此外,联准会2010年的消费者理财调查以及针对银行网站所作的调查报告发现若干重要事实,值得消费者注意。首先,一般而言,信用合作社收取的费用比银行低、利率比银行高;其次,大银行比小银行会提供鼓励储蓄方案,而且让消费者比较容易查询费用和利率,但相对的,收取的费用较高、利率却较低,所要求的最低存款余额较高。
调查报告所发现的第三个重点是,许多银行让消费者很难了解他们所有帐户的相关费用,如果想查看费用等重要资讯,可到银行储蓄帐户的主页浏览,也许会有相关规定与条文,可从中找出潜藏费用;举例来说,针对存款余额超过100元或200元的帐户,多数银行不会收取这类费用,但在某一家网路银行的储蓄帐户主页却发现,一旦帐户连续六个月没有进出帐,便按月收取10元费用。此外,超过半数的银行在网站不揭露利率,而二成的银行不揭露月费。
利率普遍都偏低,存款余额1000元的帐户一年利息大约只有2.5元,这是市场趋势,没人有办法;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多累积一点钱,只能定期的存钱。
调查报告又发现,有些帐户的存款余额要求较高,一旦余额够高,就可注销费用;例如余额达300元,就可免去费用。
在银行储蓄帐户存钱仍是中低收入户最佳的储蓄方法,每一个帐户可获联邦25万元保险,这点使得储蓄存款格外有保障。
资料来源:worldjournal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