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到来,室外活动、海滩晒太阳时间增多,大多数人白天出门前开始擦防晒霜,女性朋友更是舍弃隔离霜,取而代之以防晒霜,或乾脆使用带防晒功能的粉底霜。防晒不仅对爱美白的女性来说十分重要,因大部分皮肤癌可能由日晒过度引起,正确使用防晒霜可减少皮肤衰老、起皱和患癌的风险。
虽然防晒产品年销售额已接近10亿元,但皮肤癌发病率继续攀升,黑色素瘤(melanoma)发病率自2000年以来增长近2%,而年轻女性皮肤病例明显增加。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许多人无法定时、定量涂防晒霜。按皮肤科医师推荐,夏日外出应每隔两小时涂防晒霜,每次用量相当於高尔夫球大小。
另一个原因是,市面上销售的防晒霜标识误导,使消费者产生错误的安全感。之前防晒系数(SPF)较高的防晒霜,主要用以防止短波紫外线(UVB),但并不能够防止UVA。UVB造成的伤害大多是即时性的,会使皮肤出现晒伤、发炎、红肿和脱皮现象,但UVA可能是造成皮肤衰老和皮肤癌的罪魁祸首。
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几乎任何时候都可以发生,在沙滩上晒太阳、午餐时散步、学校课间休息或遛狗,紫外线甚至可穿透车窗玻璃。但最新研究显示,每天使用防晒霜确实可以减缓皮肤的老化。据美联社报导,澳洲研究人员对900位55岁以下的参与者进行分组,一组每天都用防晒霜擦手,一组则只在自认必要时才擦,结果四年半后,每天使用者手部皮肤看起来更年轻,皱纹更少。领导此项研究的首席科学家Adele Green表示,更重要的是,从长远来看,减少皮肤衰老可降低皮肤癌的风险。该项研究发表在「内科医学年监」。
皮肤科医师提醒,最安全的办法是减少曝晒时间,尤其要避免正午,同时要通过戴帽子、穿长薄衫保护皮肤,而不是单纯依靠防晒产品。新泽西州史隆-凯特林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皮肤科主任斯蒂文‧王(Steven Q. Wang)指出,「防晒产品并不是灵丹妙药,它仅仅是对抗紫外线辐射伤害的一道防线。」
今夏防晒产品必须符合食品暨药物管理局(FDA)新的标签规定,或许有助於消除消费者的误解。FDA规定,标有「广谱防护」(broad spectrum protection)的防晒产品必须可同时防护UVA和UVB射线。低於SPF15的产品应印有标签,警告消费者对皮肤癌没有预防能力。防晒产品亦不能宣称「防水」(waterproof)、「防汗」(sweat proof),同时标签上必须标注防晒功能将在40分钟或80分钟后失效。目前厂商仍可销售SPF50以上的防晒产品,但FDA非处方药管理部门的科学家雷诺德·谭(Reynold Tan)说,FDA正在探讨此类产品是否应下架。SPF较高的防晒品并非更有效,但由於标注防晒系数高,导致消费者认为不需要频繁补擦。
环境工作小组(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对1400种防晒产品进行分析认为,大多数产品已满足FDA的新规。但防晒产品仍有夸大防晒功能之嫌,该组织调查的防晒产品中每七款就有一款SPF值在50以上。
不少消费者认��防晒霜SPF值越高越好,且SPF100的产品可能是SPF50功效的两倍,实际上这两者的差别很小。底特律亨利福特医院皮肤科主任亨利‧林(Henry Lim)指出,「SPF50以上防晒功能差别可忽略不计。」SPF50的产品可防止97%的紫外线伤害,而SPF100则可防止98.5%。新墨西哥大学流行病学教授Marianne Berwick指出:「高SPF值只是一个噱头,只要每两小时重新涂擦,SPF30的产品就足够。」
环境工作小组力荐FDA应加强对防晒产品的规管,该组织资深分析师Sonya Lunder认为,FDA对产品进行星级评分,将市售防晒品SPF最大值限定在50以下,同时禁止防晒喷雾销售。她说,欧洲和加拿大对防晒品采取更严格的标准,在美国,「就算推出一种很烂的防晒产品,只要不标示『广谱防护』就能轻而易举上市。」
资料来源:世界新闻网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