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华人工商电话簿》全面发行! 免费领取 + 商家入驻 + AI行销升级

美海外追税 肥咖上路怎样应对(下)

来源:何美惠 时间:03/14/2013 浏览: 21921

外国企业 如何报税?

B先生的事业群有非常复杂的组织,所以他除了和A先生一样,须申报的FBAR和FATCA两表外,他可能还须申报的海外企业的讯息报表有四种:公司报表、合夥报表、视同不存在法人(独资)报表和外国共同基金报表。
 
B先生是很多家公司的大股东,所以须报第一种报表Form 5471。此表申报外国公司资讯,包括登记和持股、公司财务报表和公司和股东间的往来。只要依美国税法被归类为Corporation的外国公司的美国重要 (10%以上)股东和其主管或董事,都要申报此表,但须提供的资料详细的等级不同。
 
B先生也投资了合夥企业,他也须填报第二种报表Form 8865。此表申报外国合夥的资讯、财务报表和往来。只要被归类为合夥的外国企业的美国重要(10%以上或出资超过美金100,000)合夥人,都要申报此表,但须提供的资料依持股多少分不同的等级。还要把收入分配并发K-1表给美国合夥人报税。
 
第三种报表是Form 8858,如果B先生拥有外国独资企业,他就要申报此表,还要把当年收入报在Schedule C上。

B先生也参加朋友的投资公司,成为他们公司不管事的小股东(小於10%),所以他也要报第四种报表Form 8621,此表申报被动外国投资公司(passive foreign investment company, PFIC)的资讯。PFIC主要是指以收取股息、利息等外国共同基金或控股公司等。投资人除了报Form 8621外,还要把收入报在1040表上。
 
美国人若应申报Form 5471、Form 8865、Form 8858或Form 8621等却未申报,罚款1万美元。经通知后未在90天内补报者,每月罚款1万美元,最高5万美元。另申报人如有故意不报或申报不实可能会有刑事责任。
 
B先生投资时或任何一年移转有形资产(如现金、动产或不动产) 与无形资产(如专利权)等财产到外国公司,就须报Form 926。Form 926罚款很重,若美国人应申报或未申报,则罚款为未申报者罚款是10%的资产,最高10万美元。有意不报罚款没有限制。比起前述四表,Form 926罚款重多了。
 
有关外国企业的分类和课税,以及资讯申报规定繁复,无法在本文细述,读者可上网查询。

海外信托、遗产和赠与的申报

信托(Trust)是根据委托人(grantor)的遗嘱或生前成立,信托财产转到受托人(trustee)名下,以为受益人(beneficiary)保护或保持这个财产。根据美国税法,信托用途���是为了营利,而是委托受托人来为不执事的受益人管理财产。有些海外信托帐户不是信托,而是基金(mutual fund)或托管(custodian)帐户。
 
申报外国信托、遗产、和赠与的申报表格是Form 3520和3520-A。Form 3520其实是两个不相关的表连在一起,一是与外国信托的往来,二为接受外国赠与或遗赠。
 
在一般情况下,Form 3520申报规则适用於美国人:设立海外信托;转移任何金钱或财产到一个海外信托;从一个海外信托公司收到财产分配;被视为美国一个海外信托的拥有人。只要您是海外信托的美国拥有人、美国的受益人,以及有这两种人的外国信托本身,都有申报海外信托收入和资讯的义务。
 
另外,当美国人於课税年度收到所有外国人赠与或遗赠的外国财产或美国无形财产总数10万美元以上,或从外国企业如公司或合夥收到赠与达1万4375美元(随物价指数调整)以上,则於课税年度须申报3520表。
 
3520表的申报截止日与个人或公司税报相同,且可延期。逾期未申报罚则外国信托的罚款是35%的交易金额,未申报外国赠与的罚款是每月5%,最高25%。

海外信托的另一个申报表是3520-A。此表格类似於美国的合夥税表,申报信托当年收支、资产负债表等,并把分配的收入报给其美国受益人和拥有人等报税。只要您被当作是海外信托的美国拥有者,不论是委托人、受托人、或受益人,都要确保外国信托申报3520-A表,并提供给其在美国的拥有人和受益人规定的报表。
 
自愿披露 是否参加?

肥咖条款(FATCA)上路,美国又和世界各国签协议,海外帐户和资产可能被第三者曝光,更让A先生和B先生等人心惶惶。要不要参加海外资产自愿披露?也常在他们心中天人交战。
 
美国国税局在2012年1月和6月发布第三波,也就是「2012海外自愿披露运动(2012 OVDP)」。OVDP现在还开放,但国税局说可随时关闭和改变规则。

决定参不参加OVDP之前,A先生和B先生要先弄清楚自己到底犯了那些法、欠了那些税。本文第二到第四部分已把多数纳税人须申报的税表和资讯报表和罚则做了说明。

虽然国税局在自愿披露问答中倾向鼓励纳税人参加自愿披露,但所举的例子多是基於故意逃税和逃表的立场。纳税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不是每个人都是故意不报的,处理海外帐户和资产的申报,方法也很多。
 
美国国税局的内部监督单位「纳税人维护(Taxpayer Advocate)」主任欧森(Nina E Olson)去年给国会的年度报告中,指摘国税局处理海外自愿披露用「钓饵和鞭子(bait and switch)」,欺骗纳税人上钩,再给予重罚。并说这个不合法的伎俩将使国税局丧失纳税人的信任和将来对法律的遵从。欧森也详述美国国际税法的复杂难懂、报税表和资讯报表的叠床架屋和说明艰深难懂、以及罚款和欠税的不成比例,使纳税人即使想守法都无所适从,很多人乾脆走人,或走入地下。
 
欧森的报告使很多律师和会计师重新考虑,如何指导客户是否要参加自愿披露,或是走其他的方法来遵守税法。

很多人问我要如何处理陈年老帐。以下是常见的几种选择:

一、继续睡不着觉。

二、有风险但比较便宜的做法,纳税人要自己决定要不要承担这些风险。

1、开始申报2012年海外收入和资产。这个方法是希望能解决未来的问题,也希望能让时间(追税期流逝)来解决过去的问题。其风险是没有解决还在核课期间的问题,因为国税局还可追税、追表。而且收入突然增高,万一被查税而发现是故意逃税和逃表,就不能参加自愿申报。但非故意不报者可考虑此法。
 
2、安静自愿披露:悄悄地申报三或六年修正税表和六年FBAR。这个方法解决了未来的问题,也解决了核课期间的问题,更显示知错愿改的诚心。这样做的风险是申报三或六年修正税表,国税局一般的程序是会送给查税员过目,查税机会较高。国税局也在Q&A上声明,将对安静自愿披露者查税。国税局赢了一个案子。纳税人在他的合夥人的资料被瑞士的UBS银行送给国税局后安静自愿披露,国税局证明他是因为担心第三者准备送资料给国税局才申报而赢了官司。而且如果从未报税者,或是没报5471等表的人是没有核课期的。肥咖条款的海外金融机构和其他法人从2014年起就要申报美国人帐户资讯。等到银行通知你要把资讯报国税局时才申报,为时已晚。
 
3、半安静自愿披露:这是我自己用的名词。其方法是申报三年或六年修正税表和六年FBAR,并以一信说明未申报原因,请求免罚。对刚来不久、对美国法律不熟悉新移民,或长居海外,或有特殊理由的人,可以把这方法列为选择。
 
三、无风险但昂贵的做法。可能自己或祖宗几代的努力,一半以上给美国政府。参加自愿披露:申报八年修正税表和FBAR,交欠税、罚款,把八年海外资产最高值的27.5%送给国税局。但长居海外或资产少的人,还有5%或12.5%罚款的可能。
 
要不要参加自愿披露,有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要衡量是否有刑事罪的可能。如果有把握未犯刑事罪,也就不是故意(willful)欠税或欠表,那就不应该参加自愿披露,因为非故意不报FBAR或其他资讯报表的罚款是一年1万美元,对一般人还好,而且有合理原因还可以免罚。因为有外国税扣抵,海外收入欠美国税的金额也不多。会受民事和刑事重罚的是「故意」(willful)不报资讯报表和漏税的人。因为「故意」是刑法的问题,牵涉到自由心证,有时连陪审团都难下定论,最好谘询有这方面专长的律师。
 
很多新移民的海外投资是移民前就有、父母赠与,或亲人挂在自己名下,不是故意海外藏钱。有的自己根本搞不清楚。只要不是故意,就不会有刑事坐牢问题。因不懂、不知、或其他正当理由而犯错者,还可以请求免罚。如果有陈年老问题,应该找专家谘询,帮忙估算最好和最坏的情况下,参不参加自愿申报的后果,如此才能做合理的判断和处理。
 
政府豪赌谨慎考量

FATCA是美国政府的一个豪赌,如果全世界各国和其金融机构能和国税局合作,那麽美国政府真是布下了天罗地网。如果世界各国和其金融机构反扑,不再以美国做为投资地,那麽美国的经济将大受影响。目前看来,世界不少国家和地区政府对美国海外追逃税的做法,好像也同样有兴趣学习和合作。
 
其实,全世界最大藏钱逃税的地方不是瑞士或其他免税天堂,而是美国。如前所说,外国人在美国的存款免所得和遗产税,投资股票债券等也免增值税。美国的法律虽完善,但设立公司实在太容易了,既没有资本额限制,也不必查股东的身分。用公司身分申请税号,上网几分钟就完成,马上可以开户。而且美国政治安定,钱存美国比其他小国安心多了。
 
FATCA立法和跨政府协议后,为了和世界各国合作,美国财政部也须提供类似的资料给世界各国。美国金融机构已被要求筛选和提供美国法人帐户的重要业主资料给国税局。因此,外国投资人也覆盖在天罗地网之下。中国和台湾现在都是全球课税,如果跨政府协议上路,要担心的就不只是有美国身分的人,还包括在美国投资的外国人。这些都会造成外国投资者裹足不前,所以美国政府也可能赌输。
 

FATCA如何应对,应该仔细研究考量,并徵询专家意见,千万不要过於忧虑或不理不睬。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有何问题,可以和专家联络,或上www.intertax.com,该网站提供最新的税法资讯。


资料来源:世界新闻网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开微信,使用 “扫描QR Code”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亲爱的商家负责人:贵公司需要新闻发布的平台吗?华人工商新闻网为您提供24小时的中英文讯息平台,无论是新品上市的促销快讯、社区活动、消费情报、专栏写作...都欢迎您与我们联系。请电(626)280-8588,获得更完整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