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麽要进名校?

来源:金国强 时间:02/28/2013 浏览: 5307

我的两个小孩长大做事了,和朋友聊起小孩教育,还十分带劲。读了许多育儿经,也想在此和读者分享陪孩子们成长的心得,并直切主题─为什麽要进名校?

打个贴切的比喻,就像房地产专家在买卖房地产时,会一直强调的「地点、地点、地点」,而就读名校,就是为了「机会、机会、机会」。先说明一下,我们讨论的是一般情形,而非特例,否则一谈起经营之神—王永庆,他没念啥书,成就却远超过任何博士,我就没办法往下说了。
 
网路管理乏味 女儿改行学医

女儿毕业於宾州大学 ( U. Of Pennsylvania)。每年10月到隔年1月,全国各大公司会到各校园招兵买马,女儿很兴奋的去面试,但是所有华尔街的大金融公司,只愿意面谈宾大华顿学院(Walton School)的学生,没她的分,芝麻不开门,即使撞得头破血流,说不开就不开,女儿后来进了一家有名的顾问公司(Accenture)做网路管理的工作,外表光鲜待遇好,但是一天到晚坐在电脑前,她觉得枯燥无味,大材小用,想来想去想改行。
 
话说当年,我从她高中就劝她学医,她那时候很反叛,加上觉得再花七年太久、太辛苦,女孩子的青春短,打死不从。她试过申请进法学院,入学通知都收到了,挣扎好一阵子,有天她腼腆的对我说「老爸,还是你赢,我就学医吧!」她下了决心,补修几门基础必修课,再考过医学院入学许可考试(Medical College Admission Test, 简称MCAT),分数好但不顶尖。她去了十个医学院面试,没想到有几个面试官是宾大前几届的校友,相谈尽欢,那有不帮小学妹的道理,结果五个学校录取她。她如愿读了医学院,现在是耳鼻喉实习医生,去年结婚了,丈夫是医学院同学,主修急诊,俩老很欣慰。想想看,如果不进医学院,那有「机会」嫁给医生?顺便提一点,不管你在大学主修任何科系,只要你修完医学院必修课程,考过MCAT,通过面试,都能进美国医学院,所以女儿医学院的同学里,在大学里主修英文的、历史的,大有人在,这在台湾是不可想像的。
 
儿子念的是麻省理工学院(MIT),现在在华尔街德意志银行搞金融管理。儿子毕业前,学校颁发了一个最高服务奖–Kay Taylor Compton Price给他,这是2006年学校颁发众奖项中最大的一个奖。想来他这小子花了好多时间服务大众,成绩大概只是马马虎虎,问过他几次,他也打迷糊眼不说,男孩子常是「八棒子打不出一个响屁」,他也不例外。可蛮符合老爸给他入学前的忠告─在大学多参加活动,交几个好朋友,功课过关即可。
 
名校招牌 儿子进了华尔街

儿子的个性奇怪,是那种火烧到屁股,最后一秒才完事的人。在高中时,有好几次在星期天晚上八点,他「突然」发现隔天有作业要交,这下子好了,开车带他出去买这搞那的,搞得一家人鸡飞狗跳,忍不住骂了他好几次。奇怪的是,每次都能赶完,如期交卷。女儿说弟弟比较聪明,她最佩服弟弟这一点。平时也没看他多努力,但是成绩总是比他兢兢业业的姊姊好。
 
在姊姊一再的耳提面命下,儿子去了校园里的面试,有好几家大金融公司在场,而且不限科系,我想儿子凭着MIT公共服务的大奖,谦逊有礼的性格,和高大的个子,进了纽约摩根史坦利做交易员,这是机会啊!进了大门,就各凭本事,不管是黑猫白猫,两年之后,至少要刷掉一半以上,这摩根公司要留下的是精英中的精英─最聪明又会抓老鼠、替公司赚钱的猫,当然年薪加年终红利也不能少,否则马上走人,看表现,可拿到一般毕业生年薪的六到十倍。再提另一点,儿子在MIT主修的是材料科学,与金融无关,人家要的是他的脑子和性格,名校毕业生,品质担保,放心录用,其他的都可以在职训练的。否则茫茫人海,不去名校,去哪儿找这些精英﹖
 
还记得儿子去公司报到第一天,穿着一套订做的新西装,加上剪裁合身的衬衫、时髦的领带,想像中他带着一脸的稚气,满脑子美好的理想,走在纽约时报广场上。他那时也感慨万千,不禁在街上打电话给我们,分享他那又高兴、又兴奋的一刻,最后电话那头传来他呜咽的语气,亲口向我们道谢拉拔他长大的辛劳,让他得以有这麽一天,一听这话,我俩也禁不住的老泪纵横。
 
总之,进名校前给小孩打好基础,进名校后让孩子更有自信,也给孩子创造了好多「机会」:一、一般有名的大公司,尤其是待遇很好的职位,大都进名校找,普通大学一般是不会去。二、名校同学和校友在高层工作者众,成一个大关系网,彼此在事业发展上相互提携。名校虽贵,做家长的如果经济许可,多付的学费就当做为孩子的未来投资,将来的回报必以倍计。
 
本文是分享经验,绝对不是说,不进名校就没有前途出路,进了名校就保证成大器。有言道各人头上一片天,门打开了,兄弟登山,各自努力。「机会」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命」,除了天定之外,我还是相信人定胜天,多给自己创造机会,我相信你的命一定会好的。没有「机会」,门打不开,除了归咎「命运」,自嘲一番,只有徒呼奈何。


资料来源:世界新闻网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开微信,使用 “扫描QR Code”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亲爱的商家负责人:贵公司需要新闻发布的平台吗?华人工商新闻网为您提供24小时的中英文讯息平台,无论是新品上市的促销快讯、社区活动、消费情报、专栏写作...都欢迎您与我们联系。请电(626)280-8588,获得更完整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