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妙嫉妒心 引导孩子处理

来源:宋凌兰编译 时间:02/11/2013 浏览: 3828

几乎每个孩子都会嫉妒他人。专家指出,嫉妒是正常的情绪,但是家长应帮助孩子学习处理。

随着儿童成长,社交范围扩大,嫉妒可造成微妙而强烈的影响。从玩具、球鞋、衣服到住的房子,都会因每个家庭的财力而有所不同。孩子年纪小时,就会注意到这些差异。

对孩子的嫉妒视而不见,可能破坏孩子间的友谊,使孩子只与社会经济背景相似的人交往,甚至伤害孩子的自尊。宾州教养中心助理主任黛比.科恩表示,嫉妒是正常的情绪,但是如果孩子老是与别人比较,向外界寻求自我肯定,那就很容易受周遭的人影响。

新泽西州心理学家艾琳.甘乃迪‧摩尔指出,帮助孩子学习处理嫉妒的情绪,不仅能使他感到较为自在,也有助他和别人相处更融洽。父母不要否定孩子的感受,而应对他的感受表示理解,例如:「我在照顾妹妹时,你不喜欢在旁边枯等。」或是「大卫被选中上台表演,你没被选中很失望。」

到了读小学的年纪,儿童看到同学的表现,会很快决定自己在某些方面「很棒」或是「很糟」,认为自己做得「很糟」的东西可能就不再碰。这时家长可以开导孩子, 摒弃「做不到最好,就宁可不做」的完美主义心态。

住在宾州的蕊妮.瑞奥特说,她的儿子从小就喜欢艺术,但开始上小学后,看到别人的作品比自己更出色,就再也不做劳作。奥瑞特拿自己的例子劝导儿子,告诉他妈妈也不是出名的艺术家,但是「我还是喜欢美术劳作,因为很好玩。假如我们一起练习,就会越做越好」。

多数孩子都会嫉妒朋友拥有自己没有的东西,家长可以解释,拥有新上市的电动游戏机或名牌服饰也许感觉很好,但是家庭预算无力负担。如果家长认为这些东西对孩子有益无害,那就鼓励孩子存钱购买。

科恩指出,父母也可鼓励孩子帮助较不幸的人,藉此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告诉孩子,虽然他没有想要的名牌外套,但是他已有很暖和的外套。

孩子经常与弟兄姐妹互相比较,家长可以提出具体例子来赞美孩子的长处而不做比较,例如:「你的数学很好,而妹妹的阅读很好」或是「我很欣赏你很会讲故事,让全家开怀大笑」。


资料来源:世界新闻网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开微信,使用 “扫描QR Code”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亲爱的商家负责人:贵公司需要新闻发布的平台吗?华人工商新闻网为您提供24小时的中英文讯息平台,无论是新品上市的促销快讯、社区活动、消费情报、专栏写作...都欢迎您与我们联系。请电(626)280-8588,获得更完整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