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夸出来 管教有技巧

来源:宋凌兰编译 时间:02/04/2013 浏览: 5299

心理学家针对矫正管教困难儿童的行为,包括患有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和患有对立性反抗症(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的儿童,不断推介有效技巧。华尔街日报报导,这些方法名称包括,例如「父母管理训练」和「亲子互动疗法」,数百项研究证明其效果,甚至可用於一般儿童,父母不该只专注於孩子不乖,而是应先确定孩子的行为表现,包括清理房间、准时上学,和手足和平相处等,要适时给予赞美。

 纽约大学蓝贡医疗中心的儿童与青少年精神科临床助理教授韦敦因说:「家长开始对子女赞美,就会提高好行为出现的频率。」方法听来简单,但在实际生活中却不易做到,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卡兹汀指出,人的大脑有「负面偏见」,父母通常注意小孩使坏,而不会注意他们乖得像天使的时候。卡兹汀建议每次要小孩到角落罚站,就应相对的至少要有三、四次表扬孩子的好行为。对年幼的孩子应常予赞美,并表达疼爱。
 
当小孩捣蛋时,家长应让孩子承受温和的负面处分(例如短暂到角落罚站),研究显示,家长对孩子的责备和负面回应,譬如严厉表情,角落罚站,取消某些特权,会使孩子更听话。研究也发现,短期内,赞美和正面非口头回应如拥抱、以冰淇淋或贴纸奖励,并不会使孩子更听话,但长期下来,赞美可强化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韦敦因指出,家长经常提出模糊不清的命令,却不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来遵行,反而破坏管教的努力。过马路时,要孩子「小心」就不是个好命令,「牵我的手」则是明确命令。韦敦因也提醒指示父母,在对孩子发出命令时(例如:穿上外套)至少该等五秒钟,看孩子如何反应,多数家长只等一、两秒,就再下另一个命令,很容易就沦为吼叫和训斥的场面。
 
这些技巧适用於所有年龄的小孩,但是心理学家认为,愈早开始愈好。一旦孩子长到10岁或11岁,管教就较为困难。韦敦因说,父母对青少年子女没那麽多影响力,这个年龄层的孩子已不那麽在乎父母对他们的看法。
 
有家长试图和幼小的孩子讲道理,但是卡兹汀认为,这种做法无法改变小孩的行为。讲道理不会改变行为,是停止抽菸的信息通常没有效的原因。过於严酷的惩罚也会带来小孩判逆的副作用,特别是打屁股,与儿童挑衅行为和成年后的性格及婚姻冲突增加相关。不过根据调查,有26%的父母「经常」或「有时」对19个月到 35个月大的孩子打屁股。
 
耶鲁教养中心的心理学家发现,平时让孩子「练习」发脾气,可降低他们发脾气的频率。同时,管教孩子也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差异,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小儿科教授西格指出,儿童要到三岁才会开始了解并遵守规定。西格在美国小儿科学院主持的委员会,正在重写该组织有关教养小孩的准则。


资料来源:世界新闻网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开微信,使用 “扫描QR Code”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亲爱的商家负责人:贵公司需要新闻发布的平台吗?华人工商新闻网为您提供24小时的中英文讯息平台,无论是新品上市的促销快讯、社区活动、消费情报、专栏写作...都欢迎您与我们联系。请电(626)280-8588,获得更完整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