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辅、补习 未必要跟风

来源:熊嘉琪 时间:01/23/2013 浏览: 10569

公立学校平日有提供年幼学童类似安亲性质的课后辅导班,让学生写功课,还安排篮球、西洋棋、劳作等各式各样的社团活动,有人认为能丰富生活、提供全面的学习机会。但有不少华人家长认为,课后待在学校两、三个小时,家庭作业不见得有尽心完成,却花太多时间在社交玩乐,回家后显得精神不济,复习课业更费时费力。近年来,大都会华人家庭也流行趁着周末送子女参加校外课辅班和补习班。

马州孙女士两年前开始聘请专人到家里指导孩子英文写作,从初期每周一次、增加为目前的每周两次。由於经常工作到晚上七、八点,身为单亲妈妈的孙女士督导孩子功课的时间有限,孩子注意力难以集中,很需要请一对一加强辅导。
 
孙女士表示,目前就读四年级的孩子数学成绩很不错,受限於英语非母语的家庭背景,写作部分得仰赖家教的帮忙。孙女士说,她并未要求孩子各科都拿全A,只希望能及早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对於孩子的学业成绩出现进步,大人小孩都颇有收获。
 
在大华府地区开设学习中心的叶姓补教业者表示,亚裔父母多认为教育是改变人生的重要因素,因此非常重视子女的学业表现。由於公立学校预算削减、班级规模日益扩大,许多家长忧心公校教育素质下降,希望能尽早帮子女立下学业根基,争取进入学术表现优异的特殊高中,有助於申请好大学。但特殊高中的录取名额有限,报考人数却一年比一年多,竞争激烈。该学习中心针对各种测验开办预备课程或夏令营,向来受到许多华裔、韩裔、印裔家长的青睐,近年来本地学生也在增加。
 
除了补强阅读、写作、及数学各学科,坊间也有不少着重培养学生逻辑思考和理解等能力的课程。例如,向来以暑期中文夏令营闻名的马州龙林学苑,今秋首度针对学龄儿童推出课后辅导计画,除了有英文老师协助督导学生在校的课业,亦以中文来提升学童的专注力及各方面的学习能力为号召。
 
校长林秀兰表示,有感於学生的中文学习环境有限,学苑内以生活化的说唱及运用五感的动静态课程活动,来加强学生的中文、英文、数学、专注力、及双语口语表达能力。她指出,四到七岁儿童的专注力最不稳定,藉由活泼式的教学,学童在各方面的学习专注力得以提升,对日后课业的学习也有所帮助。
 
维州华人家长张先生指出,许多华人父母希望孩子健康活泼成长,也期待他们在各方面表现都能出色。他认为,如果父母有时间有能力照看年幼孩子的课业,或子女没有学习方面的障碍,学业表现也不错,其实并没有跟风补习的必要,不必额外加重子女的负担。
 
在他看来,新世代学生很辛苦,除了培养各方面的兴趣及才艺,学业表现也不能偏废,面对日益竞争的环境,为人父母者担心子女无法在同侪中脱颖而出,缺乏竞争力,导致孩子时常被迫提早学习,就算学业成绩已名列前茅,很多家长仍选择送子女补习课业。

资料来源:世界新闻网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开微信,使用 “扫描QR Code”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亲爱的商家负责人:贵公司需要新闻发布的平台吗?华人工商新闻网为您提供24小时的中英文讯息平台,无论是新品上市的促销快讯、社区活动、消费情报、专栏写作...都欢迎您与我们联系。请电(626)280-8588,获得更完整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