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美六年的张旳自社区大学毕业后,虽然念的是护理,找工作却一直不顺利,去年她决定回母校选修抽血技术员 (Phlebotomy Technician)课程,念了一个学期,通过统一考试,获得抽血技术员证书,并在疗养中心找到工作。「花三个月时间,为自己增加一门专业知识,这种投资很值得,」张旳说,未来如果有机会,她还想再念一个心电图技师(EKG Technician)证书,「多学点专业知识、多一些证书傍身,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来自广州的叶小姐原本是护理员,去年怀孕生子停了工作,今年3月她参加社区提供的酒店管理培训课,三个月的课程还没结束,就已经找到了新工作。「虽然和护理员相比,在旅馆工作更需要体力,但是待遇较好」。来美十多年的叶小姐自认英文能力不佳,「如果没有这些(职训)课程,我可能得一直当个护理员,也无法找到待遇更好的工作」。
职业技术教育 与时俱进
「30年前的职业训练课程,和现在相比有很大的变化,」提供华人社区职业训练近40年的社区机构华人策画会(简称华策会)职业培训部主任赵善汶表示,「30多年前开设成衣相关课程,大家抢着上;现在则是酒店、建筑相关课程热门」;纽约市大 (CUNY)皇后社区学院成人教育暨职业发展院长沃德(Denise Ward)指出,学校提供这些非正规的教育课程,基本上会随着社会环境结构的变化而有不同,「成人学生来上这些课都怀抱不同的目的,而学校的宗旨就是协助他们完成愿望」。
「修理水管或修车工永远都不会过时,每年报税都得找会计师,酒吧调酒师、装修工、操作大型仪器员和厨师,都和生活习习相关,不愁找不到工作,但这些工作却不需要花四年念完大学才能做。」在职业技术学校担任谘询人员指出,目前的就业市场要求大学或同等学历的数量少於大学毕业生人数,很多社会新鲜人拥有的学历超过他们目前工作的要求。美国技术教育协会执行主任克朗普(Betty Krump)表示,近年来全国职业训练学校招生率大增,除了高失业率,减轻大学经济负担也是原因之一。
「证书课程」(Certificate Program)与正规学校教育的不同,完成课程并非获得学校学分,而是取得一份证书,证明拥有该专业的相关知识。由於课程时间短,依课程平均三至八个月不等,加上学费便宜,取得证书还可以为自己的履历表加分,在失业率居高不下的今天,特别受欢迎。在全国有1200会员的美国社区学院协会资深副总裁肯特(Norma Kent)指出,重返校园花大笔学费取得硕士学位,并非解决失业问题或转换工作的唯一方法,也不是最好的方式,「目前全国各地的社区学院,都在以提供学生转换职场、提升职业技能为目标」。
1959年建校的皇后社区学院(Queens Community College),是纽约市立大学(CUNY)系统旗下七所社区学院之一,1970年代即提供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该校成人教育暨职业发展院长沃德表示,该校约提供400项成人教育课程,学生有1万人,其中三分之一是职业技能课程的学生。完成职业教育课程者,学院会发给证书,「有些与政府或其他机构合作的项目,则是获得其他证书,」例如抽血技术员或心电图技术员,如果通过测验,将由全国健保职业联盟(National Healthcare Career)颁发证书;有些则是由纽约州教育厅核发证书,例如护理助理(Nursing Assistance)或是家庭护理(Home Health Aide)。
学新技能 换跑道再出发
根据纽时的统计,约有八成学生完成职训课程后,顺利重返职场,但仍有10%仍在待业中;接受职训课程者的年龄绝大部分在45岁以下,其中30岁至44岁占32%,44%不到30岁者,而其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没有大学学历。
珊蒂和其他39%的大学毕业生一样,尚未毕业前就背负着庞大学贷,珊蒂在大学念的是经济,但自从两年前被公司栽员,一直找不到工作。珊蒂去年再度申请学生贷款,用五个月的时间选修肌肤保养课程计画,课业完成、取得证书后立即在一家医疗式SPA找到工作。珊蒂说,虽然为了取得这个证书,她多贷款了7000元,「但那和我的大学学贷相比简直小巫见大巫,况且我还因此找到待遇不错的工作。」因为取得证书,珊蒂可以在SPA医疗中心为客人进行雷射诊疗。
来自中国的陈旳在皇后社区学院完成护士课程,「但毕业后怎麽也找不到工作,」她听朋友说抽血员就业市场好,重返校园获得抽血员证书,在疗养中心工作至今。她说,虽然她没办法证明多一张证书是不是她找到工作的关键,现在的工作其实也用不上抽血,「但这门课真的让我学到很多实用知识,」准备再考一张证书的她认为,「花一点点时间,多念一门专业,算是实用的投资」。
成立近半世纪、专门提供职业教育的私立长岛商学院副院长张威廉(William Chong)也指出,十多年前打字课程抢手,现在则是赌场、保安等职业训练热门,学校提供的课程视就业市场趋势,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改变。
1968年在纽约长岛成立的长岛商学院是两年制职业学校,2001年将总部从长岛搬迁到华人聚集的法拉盛,每年约欢送200位毕业生进入职场,或是转入正规大学完成学业。不少职业学校与当地大学合作,协助有意深造的学生获得正式学位。张威廉以现在颇热门的国土安全课程为例说,八个多月的课程都是由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教授,工作范围广泛,从大楼守卫、机场人员到赌场保安,如果有公民身分,还可以进入政府机关如FEMA、移民局就业。
工人到主管 证书多元化
俗话说:「行行出状元」,职业技术教育宗旨也在辅导学生在某个领域获得更专精的知识,从培养修车人员到高阶主管的再进修,都有学校提供相对应的短期课桯,只是不同学校提供的证书课程,学费和课程内容都有差别。
以簿记相关的课程为例,皇后社区学院提供30小时的基础簿记课程,加上24小时如何使用进阶电脑软体Quickbooks的课程,学费不到1000元;纽约拉瓜地亚社区学院提供的是电脑簿记(Computerized Bookkeeping)证书,课程分三阶段,学费也不到千元,可是如果想要取得纽约大学提供的簿记证书,则需较长时间完成四种课程,费用近3000元。
非营利机构管理证书(NonProfit Management Certificate)课程也是近年来颇为热门的一项专业,不但在非营利机构用得上,部分知识也能运用在一般公司企业中。维吉尼亚大学的非营利机管理课程内容包括机构发展、财务、募款行销、人力资源和领导能力、如何策画和营运,以及法律相关,至少35个小时的课程,学费约在1200元上下;纽约大学提供类似的课程则是3000多元。
社区机构华策会提供的酒店管理(Hotel Management)课程,如果通过考试入学,300小时的课程费用全免;纽约大学的酒店管理(Hotel Operation)则是进阶版的酒店管理,主要训练较高阶管理人才,为期12周的课程学费为1180元。
长春藤大学如史丹福、哈佛也提供无学分的专业证书课程,但主要专对企业高阶主管。史丹福大学的「进阶专案管理」 (Advanced Project Management)以「化策略为行动」为目标,该课桯针对高阶管理人才设计,协助参加者更有效率的经营企业,完成所有课程者可获得史丹福大学核发的「史丹福进阶专案经理人」证书。哈佛的非学分证书课程则囊括奈米科技、宗教研究、软体工程、网页技术和策略管理等。
各地提供的职业训练依学校专长和各地方市场环境也有差异。好莱坞是美国电影的梦工场,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便分门别类的提供了各式各样与电影工业相关的证书课程,光是剧本写作,就细分为动作剧本写作、科幻剧本写作、非科幻剧本写作和电视剧本写作,其他诸如电影导演、制作、拍电影、拍电视剧、拍综艺节目,到独立制片和音乐制作等无一不包,完成课程者皆颁发专业证书,但每一门课都不便宜,皆在数千元之谱。
企业携手社区 培养人才
职业技能教育方向往往随人才需求改变,部分求人若渴的职业,有政府或企业与地方非营利机构合作的免费课程。这类课程通常需先通过基本测试,有些也要求学成后必须在相关领域工作一定时间。
去年成立「职业道路」(Career Path)计画的皇后社区学院,是纽约市大旗下获劳工部拨款的八所学校之一,沃德表示,该计画一开始是为了帮助美国工厂外移而失业的工人提升就业竞争能力,后来逐渐延伸扩及协助只有低阶技术的工人。该校在研究目前就业市场需求后,选择提供医疗服务业的相关课程。
申请该计画者可以选修医疗机构服务证书下的课程,从基本的急救到家庭护理员、助理护士、急诊室技术员、医疗机构助理甚至足部按摩员等,来自中国的陈旳即是受惠者之一。申请合格者也可选择返回校园。参与「职业道路」计画的学生学费全免,但必须要符合多项条件,包括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完成高中同等学历,目前失业等等。
今年初完成酒店管理课程、找到工作的叶小姐,之前在犹太人的疗养中心工作,但待遇严苛,极少加薪,英语不佳的她更别说升迁。叶小姐分析说,现在的(旅馆工作)薪水虽然和之前做护理员差不多,工作也比较劳累,「但酒店制度好,只要努力工作,薪水可以比之前多一倍,也有升迁的希望」。
成立於1965年的华人策画会,1975年有监於新移民来美谋生不易,创办了职业培训部,免费提供工作培训、协助找工作、定期举办求职讲座,同时协助移民撰写求职履历。职业培训部主任赵善汶不无骄傲的说,从华策会职业培训部毕业的学生迄今已有9万多人。
时代的变迁,很大程度的显现在不同时期移民找工作的领域和方向。「20、30年前,华策会最受欢迎的培训班是文书、制衣 (Pattern making)班,现在则是酒店旅馆管理、装修」。赵善汶表示,由於完成课程者可以获得市、州或联邦认可的证书或执照,对於华人移民来说,是为他们在美国站稳经济脚步的一块敲门砖。
以17周的「建筑学徒培训课程」为例,课程内容除了教授美国建筑行业的相关知识,并协助学生考取多达13种不同类型的证书,包括建筑工作安全、危险废弃物处理、急救等;上课期间还有担任木工、电工、板金、搬运和石棉消除等工作的实习和就业机会,还辅导学生撰写履历表,参加求职技巧讲座。
不过并非每个人都能任意挑选课程、拿到证书或执照。例如有意参加建筑相关课程,年龄必须在18岁至25岁之间,有至少八年级以上的英数能力,还必须通过课程辅导师的面试等。
目前「受欢迎」的课程则是酒店管理。十周的密集课程里传授酒店工业,旅馆的经营结构,介绍酒店和旅馆行业中的不同工作职称,同时教授相对应的技能。该课程是华策会与美国旅馆与住宿协会(American Hotel and Lodging Association)合作,完成课程者可获该协会颁发的证书。皇后社区学院两年前提供过类似的免费课程,沃德表示「大部分来上课的都是移民,」由於学校本身拥有完整的ESL师资,可以指导学生有关酒店用语,该校也与包括华尔道夫等五星级饭店合作,由资深的在职人员教导学生。
「酒店管理」听起来很专业,但是课程内容对从未接触过旅馆服务业的人来说非常实用。两年前只身一人从中国移民来美的陈肯恩(Ken Chen),无亲无故,做了货运司机几个月,一位朋友告诉他:「社区有酒店管理课程,你要不要去试试?」陈肯恩从没在旅馆业做过事,但也去试着考试,「考了三次,都因为语言测验失败,」直到第四次,负责课程的人感觉到他的进步和决心,让他进入酒店管理课程。
叶小姐在课桯中学习如何成为合格的旅馆服务生,从清洁房间、打扫、吸尘到补齐房间用品,「以前当护理员只要清理一个病人的房间,现在是15间。」其他如清洁走道、大厅、如何清理地毯、家具、倒垃圾、清理浴室地板,到学习如何维持酒店厨房设备乾净,洗刷地板、墙面污垢等,也在课程范围内。
赵善汶指出,酒店行业时薪平均是13.66元,比标准时薪高,工作容易上手、也不像餐馆那麽劳累,华人投入此行业者相当多,考量新移民可能有的语言障碍,该课程并提供与旅馆管理相关的英语会话课程,参与该课程的学生还有机会在华人聚集的法拉盛接受实习训练。
这类的职训课程虽然学费不赀,但也有申请奖学金的管道,例如申请「个人训练基金」(Individual Training Grants),或是申请由罗宾汉基金会提供的酒店管理奖学金。
华策会预计明年1月开始招生的医疗机构助理课程完全免费协助训练,内容包括学习医疗专业用语,如何填写医疗表格向保险公司索偿,遇到索偿问题如何解决,心肺复苏术(CPR),如何阅读心电图,抽血等专业技能。该课程也有其报名条件,包括必须年满18岁、是纽约州居民,有高中学历,至少10年级的阅读能力,失业中或因公司外移而无法做自己原本专长的领域,且目前没有参与纽约市其他社区学院的课程。
用心学技能 语言非障碍
「新移民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语言问题,」部分培训课程对英语能力要求严格,主要是考量职场安全问题,「就像想要成为一名持照装修工,如果没办法将建筑装修相关的50条规则读透,对本人和工作环境都有可能带来危险」。为了提升新移民的英语能力,华策会也开办免费的英语课程,协助新移民更快融入美国社会。
华策会不但提供免费的英语课,绝大部分的培训课程也是免费或可以申请奖学金。赵善汶指出,华策会培训部门的部分课程与大学合作,由大学向政府申请到补助金,透过华策会招募学生,这样的合作关系,华裔移民受惠颇深。
陈肯恩说,三个月的课程中,老师之一教他们认识美国的旅馆业发展、结构,一位老师教授旅馆服务相关英语,另有一位老师传授面试找工技巧。三个月的课对他来说获益极大,尤其是面试课。「在中国,我从来不知道找工面试有这麽多学问,要注意这麽多细节」。
陈肯恩自认是个很幸运的人,因为在上酒店管理课程期间,他在纽约曼哈坦一间旅馆实习,课程完成后,他直接进入旅馆工作,至今刚满八个月。除了课堂上学到的英语派上用场,他也直接在职场学习口语对话,「当你一直处在类似的环境,学习就不是那麽困难。」
正在计画和华人社区合作中文建筑相关课程的沃德认为「语言不一定是找工的绊脚石」,有些专业知识可以以移民母语教授,例如纽约市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完成的十小时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系统(OHSA)课程。
该课程指在让工人了解安全标准,认识安全危害,防止意外发生,其中一至三小时由专业教师说明OHSA和如何避免一般的工作危险,其余七小时则根据工人的特殊需要决定。「像上述的知识,主要是帮助工人了解工作时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并非一定要英文很行,」沃德指出,这类课程不仅帮助到工人,也帮助小商家业主,因为很多商家业主虽然事业有成,但限於语言,至今没有相关证书。不过她也指出,有些课程无法以移民本身的母语教导,像是在酒店工作必须和不同的人接触,没有基本的英语能力,获得一纸中文证书对工作仍无所助益。
通才vs.专才 教育大不同
在美国,职业训练教育型态各州有很大不同,不过大部分是由民营机构提供职训课程,约30%由两年制的社区学院提供,学生完成后可能可以转换成学分,进入四年制大学;也有各州市府各自视当地职业人才需求,规画职训练课。
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柏金斯职业与技术教育法案」习习相关,教育部旗下的职业和技术教育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简称CTE)依此法案向全国拨出补助金。1960年代的国会议员柏金斯为推广职业训练的教育,并於1984年正式成为法案,此后分别在1990 年、1998以及2006年分别被国会同意继续生效。该法案的重大意义,在於衔接职业教育与一般教育的交流,在此前职业教育仅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和一般教育有如楚河汉界,毫无关联。
根据柏斯金法案,职业教育是「有系统地提供与工作相关的一系列课程,让在职或失业者获得学位以外的知识,」将职业教育补助的范围扩及高中和成人学生。
失业或在职者为自我进修取得专业证书,也有越来越多职业训练的高中出现。纽约市自2008年鼓励青年进入职业高中学习技能,公立高中如飞航高中、艺术与设计高中、纽约海港学校等,只是高中时期即提供职业技术教育固然在提振就业市场扮演重要角色,但也引起教育专家对於职技教育是否限制青少年求知的讨论。
支持职技教育者认为,有些青少年可能在通识学习上无法突破,但对实际应用的技能却能很快上手,职技教育或者为这类学生开启另一扇窗。根据统计,2011年仅有不到三分之一25至29岁青年取得学士或更高学位;教育部统计显示,约有75%公立高中生可以在四或五年内毕业,但是同龄者在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率超过九成。乔治城大学教育与工作中心的调查则指出,27%在高中或大学期间获得某些专业技能证书者,平均起薪与同领域取得学士学位者来得高。
不过尽管如此,欧巴马今年提出的经济预算中,职业教育经费较上年度减少2亿6500万元,教育部长唐侃 (Arne Duncan)认为,教育的目的不应只是找到工作,「学生应该吸收各种知识以进入社会」,教育者担心职技教育可能使少数族裔或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因此受限在某个工作领域,无法拓展视野。
这也反映在部分企业徵才时遇到的问题,一名人力资源机构主管向纽约时报表示,很多企业反映虽然找到合识该工作的电工或技术员,但这些工人没有全球观,也无法和不同文化的人一起工作,「他们没办法做标准以外的工作。」
沃德认为,职业技能教育是否重要,关键在於个人的需求,「当一个人的生活出现极大问题,亟需找到工作才能养家活口,却又没有一技之长时,职技教育就很重要,」但她也认为如有余力,至少应该完成大学学历,透过通才教育培养思考、领导、听说读写等能力。
教育部拨款 遏职教泛滥
坊间各种职业训练、技能训练学校林立,有些标榜「该领域缺人才」开辟较冷门的训练,不但浪费时间,更可能加重学生学贷经济负担。美国教育部有监於此,去年公布了有关职业训练机构毕业生就业况的审核机制,以及相关规定。教育部长唐侃指出,职训机构在协助美国人民面对全球化经济竞争上扮演重要角色,但一部分组织却在浪费学生时间,使学生承受无法偿还的就学贷款,拿到没有实际作用的结业证明。他认为,联邦为职业训练教育拨出10多亿元的补助,加强监督职业技术教育,确保这些机构提供的是有用的就业准备训练。
根据教育部规定,职训机构对学生就业训练的责任包括向学生提供毕业率、就业率等资讯,高等或职训机构在申请联邦补助时,需提出未来五年的招生计画,并证明课程符合业界需要,相关就业领域在未来有职缺或人才需求的资讯;要求职业技术高中、高等教育学院提供高品质的学习环境,培养专业人才;同时鼓励各州修法,让职业技术教育能更有效率。
资料来源:世界新闻网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