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发现,愈来愈多不肖之徒用各种管道窃取人们的社安码等身分资料、进而诈欺或犯下其他罪行;不肖之徒取得身分资料的管道不外乎窃取皮夹或信用卡、取得被扔进垃圾桶的文件或购物收据、或者电话/电邮诈欺、骇客入侵未受保护的电脑及无线网路等。
不肖之徒一旦用以上各种管道取得个人身分资料,便可用受害者的信用卡消费购物、开立新的信用卡、甚至以受害者名义报税;引发的问题非常严重。所以,确保个人身分资料的安全至关重要。
怎麽做才能避免身分资料外泄呢?
专家表示:
一、要设定不容易被破解的密码、并且经常更新:容易破解的密码往往有生日、宠物名字、学校或公司名称,而安全密码通常有大写字母、而且至少有一个数字、以及其他的字母。
二、对社群网站保持警觉:Facebook、Twitter、LinkedIn、Google+等社群网站愈来愈普遍,一旦使用这些网站,便可能公开个人资料,为确保自身安全,最好不要公开住址、电话号码、社安码、生日或出生地点等资讯。
三、将敏感的个人与财经资讯摆在安全的地方:多数人会存放在电脑里,真这麽做的话,要安装防火墙、防毒软体等等,确保网路安全无虞,对於纸张报税资料,丢弃前务必碾碎,此外,身上千万不要携带社安卡。
四、务必记得保护智慧型手机等等行动装置:市面上有很多应用程式可以让你在手机等行动装置上处理银行帐户、查看财务明细、甚至报税,但是下载前,要想办法了解应用程式的口碑和可信度,也要知道应用程式可能会触及哪些个人资料,除此之外,也应该用破解难度高的密码、以及手机自动上锁功能保护个人资讯。
五:要查看信用报告,及早发现报告上的错误:每个人每年都能免费查看一次自己的信用报告,应善加利用,发现信用卡被盗用等情况,要立即处理。
六、要避免网路诈欺:例如有些电邮会假冒公信力高的机构、要求您点击网路连结,藉此取得您的个人资讯,称之为钓鱼诈欺,千万要记得,有公信力的机构从不会透过电邮要求提供地址、甚至社安码等敏感资讯,勿轻易上当。
资料来源:世界新闻网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