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严查个人海外帐户与资产,继2009年美国国税局宣布「特赦」方案,鼓励海外资产超过一万元者主动申报,今年国税局更新方案,取消申报人的刑罚责任,并强调此为申报海外资产的「最后通牒」。
纽约执业律师鲁宾斯坦(Asher Rubinstein)专门处理复杂的税务案件,他表示,政府严查海外帐户,仍有部分客户宁可冒险逃税。「政府若查出持有未报税的海外帐户,帐户持有人可能面临高额税金与罚款。」他说,多数客户不愿为海外帐户多缴税,但有九成为避免刑罚而愿意配合,另外一成客户则打算「赌一把」。
鲁宾斯坦认为,政府查税系统越趋严密,海外帐户亦容易遭亲友「爆料」,客户冒险逃税并不值得。譬如先前瑞士UBS银行与Julius Baer银行遭离职员工窃盗资料,使帐户资讯纷纷曝光,国税局亦对通报逃税者提供奖励,有些人因此遭失和的生意夥伴或离异的另一半揭发。
据报导,UBS等跨国大型银行多在美国境内营运,并持有大笔资产,易配合美国政府要求提供客户资料,但许多瑞士小银行并不在此限,仍受美国投资人欢迎。此外,愈来愈多美国投资人选择设於香港或新加坡的银行开立海外帐户,Papamarkou Wellner Asset Management总裁威尔纳(Karl G. Wellner)表示,比较不受美国压力影响的新加坡银行,吸引许多富裕的美国投资人。
Baker Hostetler公司联合主席马斯特萧(James N. Mastracchio)专门处理税务争议案件,亦於2009年国税局首次特赦时帮助客户申报海外帐户。马斯特萧表示,以他处理的案件而言,实际透过海外帐户逃税的客户并不多,仅约5%左右,而当时多数客户担心招致牢狱之灾而主动申报海外帐户。
马斯特萧指出,很多客户并非有意逃税,譬如有客户为二战时期犹太人大屠杀事件(Holocaust)幸存者亲友,继承原设立於瑞士的存款帐户,国税局虽允许纳税人补缴六年内税捐与罚款,但鲜少人知道财政部(United State Treasury)已於2004年开始要求美国公民申报海外帐户。帐户持有人若能证明事先不知情,顶多被处罚款,但对於知情不报者,国税局罚款可能高达帐户金额的一半。
马斯特萧表示,许多移民习惯在家乡保留存款帐户,「他们以为不同国家适用不同课税系统,但美国要求公民申报个人於全球各地持有的资产」。他认为,大多数移民们持有海外帐户,并非刻意逃税,但若遭政府查获未申报的海外帐户,仍将面临课税与罚款。
合法申报的海外帐户具有多种用途,譬如方便海外求学子女使用,亦可作为投资工具。威尔纳表示,海外帐户往往被冠以逃税或洗钱等污名,但实际上多数属合法投资。鲁宾斯坦亦表示,部分医师为避免高额医疗纠纷赔偿,将部分资产存至海外帐户,但若未合法申报,一旦出事仍无保障。
资料来源:世界新闻网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