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几20年来,员工选择权逐渐广泛的被纳入薪酬的组成部分;由於普通员工透过员工选择权而大富大贵的案例时有所闻,有些人刻意寻求选择权使用率较高的科技产业工作机会,愿冒险者甚至积极压低现金薪水来换取员工选择权。
员工选择权能有多大的潜力?我认识一位投资朋友曾持有10万股Ariba股票,在十年前的网路股高峰曾有最高1000 多万元的帐面价值。虽然后来该股下跌99%(另一天另一篇的题材),他的实例说明员工选择权具有让普通工作者「鲤鱼跃龙门」的创富潜力,对自己眼光有信心的人也乐於有这样的一条潜在致富捷径。
员工股票选择权与现金工作报酬之间有如此紧密的替代的关系,它们的价值怎麽去替换?这却是一个很难弄清楚的问题,尤其是评估它的价值。
员工股票选择权(Employee stock option,以下简称选择权)与我们在市场上购买的股票选择权(Equity option)大同小异;它也有行使价、到期日,执行选择的规定也一样;但它只用股数来计算、到期日通常长达数年、也无法公开交易。
对於公司来说,发给选择权可以获得人才、激励员工士气却暂时不需全部成本。如果公司股价没有作为则选择权过期失效,则公司省了钱;如果公司股价飙升必须付款,意味着公司经营良好,给钱肯定不成问题,这正是公司希望看到的结果。此一举数得的方法最适合「潜力过剩、现金不足」的草创公司。
是以,越小的公司通常越有可能提供越大幅度的选择权,在高科技重镇且新公司辈出的矽谷,几乎没有新公司不用选择权。若是在大公司,则职位越高越有争取空间。
假设XYZ新公司愿意给1万股的选择权来换取刨掉50%的薪水,这个开价合理不合理?首先一个基本原则是:不管怎样精确的算,选择权的最后结果都难预测;因此,最基本的原则是确保实质薪水部分可以支持生活的必要开销。
然后,下面是一些面对此一抉择的人应该问的问题:
1.公司当前是否有上市的计画?像样一点的公司,即便还没有达到上市的条件,也会有一个大致的路线图;如果已经有具体的上市规划则更好。公司越接近上市,选择权也越值钱。
2.授予期有多长?公司通常分数年慢慢给与议定数目的选择权,来确保员工提供一定年份的服务。授予的速度越快,显然对员工越有利。
3.公司手上有多少股份预计现在和未来授予员工?这个问题关系到公司股权的稀释度。一块披萨饼在一个切成六块和切成16块的饼中所代表的分量是不同的。
4.公司最新的409A估价大约是多少?2005年国税局推出了一个新规定,要求公司企业的选择权行使价贴近合理市价,称为409A条款。这个估价是一个评估选择权的绝佳的价格参考点。
5.如果出现公司被兼并、你被裁员等情况,如何处理?有些合约给与你几个月的时间来执行,有些合约自动将未执行的选择权作废。你必须弄清楚这些规则,并在情况发生时掌握时效。
6.公司的展望如何?很不幸,员工不会从公司得到关於此一问题的中肯意见。幸运的话,市场上已经有些耳语,否则员工只能自己进行评估。这是一个选择权是能否让你「鲤鱼跃龙门」最大因素。
资料来源:��界新闻网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