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赤炎炎!防中暑养生的妙招

来源:吴明珠医师 时间:10/10/2012 浏览: 6999

夏天一到,体质较弱的人,动不动就头痛、想吐、脖子有压迫感、肩膀沈重,很多人常用「刮沙」让症状好转,但没几天又不舒服了!

业务员、运动员及阿兵哥等,更得常暴晒艳阳下,最易热过头而中暑,这是因为炎热高温+流汗,人的养分和水分大量流失,造成电解质不平衡而「中暑」。另外,老人、小孩也是中暑「高危险群」!
 
古书论中暑
中暑主因「体温调节失去平衡」而成,体温高於46.6度、皮肤乾燥、无汗、口渴、恶心、头痛、谵妄、肌痉挛、甚至昏迷。

中医古籍《内经.素问.刺志论》曾有「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的说法,李东垣所着《内外伤辨惑论.暑伤胃气论》中,也有「时当长夏,湿热大胜,蒸蒸而炽,人感多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懒得动作,胸满气促,肢节沉疼」的描述,因此人会有身热而烦,小便黄而少,大便溏而频,不思饮食等症状。

解热,首重「脾保养」
夏天湿热,「脾」的功能容易失常,轻者胃口不佳、便秘、腹泻、腹胀、头晕、疲倦,重者则会出现中气下陷、内脏下垂、便血、尿血、眩晕、免疫力下降。在中医眼中,「脾」相当於人体的消化系统,脾为后天之本,掌管消化与吸收功能,更是一切气血化生的来源,因此对於肠胃的保养要特别重视,除与食物的消化、吸收有关外,跟免疫系统更息息相关,同时脾也负责供应身体其他器官与脏腑、组织的营养。

消暑饮食,要注意
吃喝凉品切勿图一时之快,身体的冷热调和需慢慢来,善待肠胃才能健康的与炎夏和平共处。

苦瓜入菜可帮助退火。
西瓜、木瓜、甘蔗、水梨等水果能生津止渴。
菊花、金银花、决明子能清热解毒。
绿豆、薏仁则是消暑的冰凉甜品。
水果中的西瓜,正是炎夏一个很好的消暑瓜果。

冰凉的饮料、瓜果类吃了让人通体舒畅,食用或饮用时还是得「慢饮慢用」不要吃太多!吃太多饮料、瓜果类会造成胸闷、腹泻、腹痛,天气热、体表血流相对旺盛,体内肠胃蠕动血流相对较差,易出现胀气、腹泻,吃太多寒凉类就容易伤到脾胃。

防中暑养生汤
预防中暑,古人没有冷气、空调来调节,所以有能力的人就会去「度假避暑」来避免暑气伤人,而没有办法的人除了尽量避开高温炎热的环境外,也可利用中药材,来消暑养生也都是很好的方法,以下提供几帖常用处方供大家参考:

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
药材:知母、石膏、梗米、炙甘草等
功效:清热生津、除烦止渴,主治壮热面赤、烦渴欲饮、汗出恶热、牙龈出血、日射病及原因不明的高热等,可清热消暑、益气生津,对中暑发热、口乾舌燥、疲倦乏力、汗流不止等患者均适用。

消暑甜品
酸酸甜甜的滋味具有清凉解渴及开胃的效果,对於食慾不振或刚吃完油腻食物的人能舒缓肠胃的不适感。
 
祛暑益气柠檬汁

材料:太子参、沙参、石斛、麦冬各3钱、果糖适量、水5碗、柠檬1个
作法:中药材入锅加清水、煮沸三十分钟后离火,加果糖搅拌,等凉后,挤入柠檬汁,置入冰箱冷藏即可饮用。
功效:此汤益气养阴,润胃生津,适合夏季中暑眩晕、心悸、乏力者以及老人和儿童饮用。
 
酸梅紫米冰

材料:乌梅6粒、山楂3钱、洛神花1钱、甘草1钱、水3碗、紫米150g、椰浆400cc 、果糖适量
作法:
1.将中药材与水一同加入锅中,先以大火煮至沸腾后,转小火续煮约1小时即熄火。
2.先将作法1锅中材料过滤后,加入B搅拌均匀,静置待凉即可。
3.紫米泡水12小时
4.将紫米加水煮至米心熟(为不黏锅需不停搅动及加水)
5.将紫米加入少许碎冰淋上适量2.椰浆水后即可食用

刮痧+穴道按摩,缓解轻度中暑
轻度的中暑可采刮痧及穴道按摩减轻不适症状。

刮痧
刮痧时可用「刮痧板」或光滑平整的「陶瓷汤匙」边缘,先抹些润滑油,在「颈项后侧」及「肩部」,朝同一个方向刮皮肤,刮至皮肤充血潮红或成紫红色,以出现条条痧痕、紫红斑为度,但意不应过度施力,以免伤害到皮下组织,造成淤青。

穴道按摩

则可用大姆指按压后脑枕部凹陷处的风池穴,用双手抓提肩膀上的肩井穴,来减缓中暑肩颈紧绷、头晕头重的不适感。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开微信,使用 “扫描QR Code”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亲爱的商家负责人:贵公司需要新闻发布的平台吗?华人工商新闻网为您提供24小时的中英文讯息平台,无论是新品上市的促销快讯、社区活动、消费情报、专栏写作...都欢迎您与我们联系。请电(626)280-8588,获得更完整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