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燥症在医学上称为修格兰氏症候群(Sjogren's syndrome),俗称乾燥症候群,是一种原因未明的自体免疫疾病,发生原因可能与病毒感染、基因、及荷尔蒙有关,主要影响泪腺与唾液腺,导致乾眼症与口乾症的发炎性外分泌腺病变。对於这样的病症,该如何自觉与治疗呢﹖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和平妇幼院区过敏免疫风湿科主治医师萧凯鸿说,乾燥症容易发生在中年女性,男与女的好发比例为1:9,主要症状是眼睛及嘴巴容易乾燥。乾眼症患者会觉得眼睛乾涩、有异物感,需要时常擦眼睛,甚至要常常点眼药水才会舒服,严重时还会导致眼睛疼痛、角膜发炎、角膜溃疡、眼睛模糊或失明。
在其他腺体之表现症状
他表示,口乾症患者在早期,会产生口腔味道异常、觉得火气大、食不知味,逐渐地当口水越来越少,吃白饭或乾燥的食物(例如:馒头、面包等)时,一定要配开水才吃得下去,而且容易蛀牙、舌苔红,甚至发生两侧唾液腺的肿痛。此外,表现在其他腺体的症状有皮肤或头发乾燥、鼻腔乾燥、影响嗅觉、反覆鼻窦炎;耳咽管堵塞造成内耳不平衡、头重脚轻和头昏;气管乾燥、黏稠痰液、慢性乾咳、感冒不易痊癒、长期呼吸道感染;阴道乾燥、性交疼痛;胃食道逆流、萎缩性胃炎、消化不良、恶心、上腹部疼痛、便秘、胰脏炎等。
他提出,还有40%的乾燥症患者有腺体外症状,会出现发烧、倦怠、关节肌肉疼痛、溶血性贫血、萎缩性胃炎、甲状腺炎、血管炎、肺纤维化、肾小管发炎、神经病变、及淋巴瘤等。由此可知,乾燥症亦属於全身性的自体免疫疾病,因此临床上常见患者容易有长期焦虑或忧郁的情况。
诊断与合并疾病的检查
萧凯鸿表示,要确诊是否罹患乾燥症,必须在下列6项条件中,至少符合4项:(1)眼乾症状;(2)口乾症状;(3)泪液测试5分钟后小於5mm;(4)唾液腺闪烁造影检查;(5)唾液腺组织切片;(6)自体免疫抗体出现SSA或SSB。除了确诊之外,也要检查出有无合并的疾病,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性狼疮、肝炎或其他特定的病毒感染等,并回顾病患药物的使用,如抗过敏药、利尿剂、止泻药、精神镇静药、降血压药、抗忧郁药等,都会引起乾燥症的现象。
生活习惯调整与药物治疗
乾燥症如何治疗﹖他说,乾燥症的治疗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生活习惯调整,减少用眼时间、少戴隐形眼镜、多按摩眼部周围、养成正确用眼习惯,勿熬夜或长时间待在冷气房,并在使用冷暖气的室内放一盆水保持空气湿度,保持饮食清淡,避免吃燥热食物、嚼无糖口香糖,食用略带酸性的水果、食物或柠檬水,能刺激唾液分泌,同时注意口腔清洁,正确刷牙并使用牙线。当皮肤产生乾燥时,应使用乳液或凡士林增加皮肤湿润度;若阴道乾燥时,需适时应使用润滑液避免性交疼痛。
���二部分是药物治疗,使用人工唾液、人工泪液、促分泌药物增加口水及泪液分泌;对於腺体的侵犯治疗,有针对关节、肌肉疼痛的非类固醇性抗发炎药物;免疫调节剂则可长期改善疾病本身在免疫系统方面的异常,但用药的种类必须由医师视疾病状况而定。
萧凯鸿提醒,当有久病不癒的乾眼症或口乾症,且合并其他不舒服或表现出腺体外症状时,请洽询医师以安排适当的检查;若一旦确诊为修格兰氏症候群,立即接受适当的治疗,不仅能大幅改善生活品质,也可避免此病的持续进展及其诸多并发症。
资料来源:大纪元新闻网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