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生产完的妇女待在家坐月子,也会中暑?在秋老虎的气候型态中,虽然节气上为秋天,但天气有时却热得很,凶猛得像只老虎一般。有名坐月子的产妇不喝开水,整天闷在家中灌十全大补汤,结果造成中暑的现象。
「秋分」是秋天的第四个节气,今年出现在国历9月22日,过了这天,白天时间会变短,夜晚时间则会变长,天气也开始变凉,但是,正午的气温仍非常炎热,这就是「秋老虎」的典型气候。
留住水分 多补充胶原蛋白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阳明院区中医内科专任主治医师卓雨青说,一般人常说「秋燥」,就是刚步入秋天季节,空气水分子偏低,空气乾燥、湿度较低,民众容易有口乾舌燥、皮肤乾燥现象,特别是皮肤病患者,例如有荨麻疹、异位性皮肤炎状况,会特别严重。
她建议,民众在进入「秋分」节气时,饮食上多补充一些水分,或是含有胶原蛋白的物质,将水分留在身体里面。许多中药的药膳都有补充胶原蛋白效果,例如,黑木耳、白木耳、燕窝等。
皮肤发炎 桔梗药膳滋润
卓雨青表示,在这样的节气里,有些异位性皮肤炎的民众容易复发,皮肤出现搔养、脱皮状况前来求诊。她建议这些患者可以在炖汤、炒菜时,适度加进一些桔梗等滋润药膳。
秋老虎气候型态中,民众很容易口乾舌燥、皮肤乾燥,一些茶饮类如枸杞菊花茶等,可以帮助改善「燥热」的情形。另外,现在的气候早晚温差大,也容易中暑,可喝点中药生脉饮,配方含有人参、五味子、麦冬等药材。
产妇调养 切勿闷在室内
卓雨青说,她曾遇过一位坐月子的产妇,身体体质较弱,又遵循传统习俗不喝开水,加上她亲自喂母奶,水分流失更快;且她长期闷在家中,每天吃很补的食物,例如十全大补汤。
她提到,这位产妇不敢一直吹电风扇、冷气也不敢开太强,等於是长期处在一个闷热的密闭空间,加上进入秋天季节后就掉以轻心,最后中暑找上门。
她建议该产妇用2:2:1调配人参、麦冬、五味子等煮成生脉饮外,并多补充坐月子茶,例如养肝茶等,可以白天当水喝。
她说,人是恒温的动物,接触环境热度太多,人体内体温上升,身体水分下降,如果水分及时补充不够,就容易有中暑的情况。
老弱体虚 要补充电解质
卓雨青说,除了身体较虚弱的产妇,幼儿、老人、体型瘦弱等族群,也要注意中暑的情形发生。
她表示,体型瘦弱者,本身体内的水分就很少,天气一热,体内水分容易一下子就流失。预防中暑除补充水分外,还要注意多加点盐巴,增加体内电解质的含量。
她并提醒,一旦中暑,绝不要吃冰的东西。有些人认为中暑后应该要赶快大口灌进冰的饮料,这是不对的,反而会让体内的热气闷在里面,发不出来。正确的做法,应到阴凉处,并多补充温开水。
资料来源:联合新闻网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