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确诊 控制巴金森氏症

来源:华人工商编辑 时间:09/11/2012 浏览: 4838

巴金森氏症的典型症状是肢体僵硬、动作迟缓等,但梦游、忧郁、莫名腹胀、严重便秘、肢体不宁、夜间抽动症、嗅觉丧失等非动作症状,也可能是早期神经退化徵兆,一旦合并动作迟缓,建议就医检查。
 
巴金森氏症是盛行率与发生率排名第二的神经退化性疾病,仅次於阿兹海默型失智症。
 
林口长庚医院神经内科系动作障碍科主任陈柔贤说,早期巴金森氏症诊断不易,医师多依赖临床动作、症状判断,但典型症状出现时,神经退化至一定程度,恐延误用药时机。
 
早期发现 医疗团队试验

台湾神经外科医学会理事长林欣荣表示,巴金森氏症患者在初期,常出现视力差、难入眠、便秘、味觉或嗅觉异常、梦游、梦魇等情形,目前健保给付「单光子造影(TRODAT)」检查,透过影像可判断是细胞自然老化,或神经缺损导致巴金森氏症。
 
目前抽血或脊髓液、基因检查,皆无法早期确诊巴金森氏症。林口长庚神内系动作障碍科主治医师翁意欣则指出,单光子造影的检查时间较长,影像解析度不佳。
 
林口长庚分子影像中心主任阎紫宸表示,长庚团队研发「AV-133造影剂」,配合正子影像,可早期发现中脑的黑质细胞是否凋亡,确诊巴金森氏症,及早用药,延缓细胞神经退化速度,不必等到动作迟缓症状出现才治疗。目前已进入第二期人体临床试验,10名收案者的成效不错。
 
好好控制 能过正常生活
 
长庚神经内科系主任陆清松说,巴金森氏症就像高血压、糖尿病等三高疾病,患者若能好好控制,7年内仍可工作,14年能过正常生活。
 
林口长庚医院核子医学科主任林昆儒提醒,造影剂如放射线药物,辐射线剂量相当於做胸腔电脑断层,但孕妇、幼童、严重心律不整及幽闭恐惧症者,不建议检查。
 
台北荣总一般神经内科主任单定一说,流行病学发现,出现非动作障碍症状,代表脑细胞退化,日后确实有较高机率会罹患巴金森氏症,但仅有一小部分的人会出现巴金森氏症,并非所有人皆会罹病。他认为,仅有非动作症状,不需立即就医。
 
小辞典/巴金森氏症
 
脑部神经退化疾病,因为脑部神经细胞基底核(basal ganglia)无法正常运作,产生种种动作障碍。

基底核中的一部分称为黑质(substantia nigra),位於脑干,分泌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dopamine),会影响动作,分泌量降低至正常量的20%以下,就会出现颤抖、肌肉僵硬、动作缓慢等动作障碍。巴金森氏症即是黑质细胞退化死亡后,多巴胺分泌量减少而导致的疾病。
 
巴金森氏症治疗包括药物、手术与其他辅助性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补充人体多巴胺不足的左多巴(levodopa)、结构近似多巴胺的多巴胺模拟剂(dopamine agonists)等;手术治疗用於药物无法缓解症状,或难以忍受药物副作用时,常用方法是脑部深层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利用立体定位手术特定部位植入感应器,协助改善症状。


资料来源:联合新闻网-健康医药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开微信,使用 “扫描QR Code”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亲爱的商家负责人:贵公司需要新闻发布的平台吗?华人工商新闻网为您提供24小时的中英文讯息平台,无论是新品上市的促销快讯、社区活动、消费情报、专栏写作...都欢迎您与我们联系。请电(626)280-8588,获得更完整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