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华人工商电话簿》全面发行! 免费领取 + 商家入驻 + AI行销升级

巴金森氏症/不是失智症 却会导致失智

来源:华人工商编辑 时间:09/11/2012 浏览: 5385

 

巴金森氏症 VS.阿兹海默症

病名

巴金森氏症

阿兹海默症

病因

大脑内黑质部的多巴胺神经元退化,动作先受影响

脑部神经胞退化,出现类淀粉斑等,影响心智功能,甚至日常牛活能力

症状

四肢颤抖(震动)、肌肉僵硬、运动缓慢或动作完全消失

记忆力衰退或异常、无法操作过去熟悉的工作、说话表逹困难、对人物、时间、地点感到混淆、对生活事物失去兴趣等

治疗

药物、脑部深层刺激术、复健治疗等

药物、行为、怀旧、音乐治疗

好发年龄

50岁以上

65岁以上

50岁的钟表行老板小张(化名),前阵子修理手表、拴螺丝时,感觉手不太灵活,他不以为意,没想到平衡感与身体协调力愈来愈差,不到一年,四肢僵硬、行动迟缓,就医检查罹患巴金森氏症。

林口长庚医院神经内科系动作障碍科主任陈柔贤说,巴金森氏症是神经退化性疾病,主要是脑部黑质细胞凋亡,造成多巴胺系统逐渐失调,常见症状包括行动迟缓、不灵活、四肢僵硬、手脚颤抖、驼背等。

不是失智症 却会导致失智

不过,巴金森氏症并非失智症,患者动作障碍、变慢,但智能未受影响,不会出现判断力减低、问题一再重复、忘记现在何年何月、疑神疑鬼等症状。

台北荣总一般神经内科主任单定一说,病理发现,巴金森氏症或失智症皆与脑部的神经细胞内涵物堆积有关,这些外观如粉红色圆球的堆积物,会造成神经逐渐退化。

一开始,神经细胞内涵物影响嗅觉及神经脑干,接着侵犯多巴胺功能,影响动作,最后影响整个大脑,严重时失智。

「40%巴金森氏症患者会合并失智症状,但致病机转不同。」长庚医院神经内科系主任陆清松说,巴金森氏症目前无法根治,但早期确诊,及早用药,可改善患者生活品质,延缓神经退化。

好发五、六十岁 年轻人也有可能

台北荣总周边神经科主任蔡清标表示,巴金森氏症好发於50、60岁,年纪愈大,罹病机率愈高。不过,年轻人亦可能罹患巴金森氏症,通常年轻患者发病,症状较严重。

透过服药调整多巴胺浓度,可减缓巴金森氏病的症状,但用药时间愈久,可能导致神经损伤,通常年轻患者初期会使用类多巴胺药物,刺激多巴胺分泌,一旦效果不佳,才使用多巴胺药物。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神经退化或血管退化,遗传、部分感冒药或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强效镇静剂、脑部病毒感染、情绪引起的动作障碍等因素,也会出现颤抖或四肢僵硬等类似巴金森氏症症状。

资料来源:联合新闻网-健康医药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开微信,使用 “扫描QR Code”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亲爱的商家负责人:贵公司需要新闻发布的平台吗?华人工商新闻网为您提供24小时的中英文讯息平台,无论是新品上市的促销快讯、社区活动、消费情报、专栏写作...都欢迎您与我们联系。请电(626)280-8588,获得更完整的讯息。